牯嶺懸鉤子

牯嶺懸鉤子

牯嶺懸鉤子(學名:Rubus kulinganus)為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的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生長於海拔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山坡雜木林下。繁殖容易,可在自然式園林中作半野生狀態栽植。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牯嶺懸鉤子牯嶺懸鉤子

牯嶺懸鉤子灌木,高1—2米;枝褐色,幼時具毛,幾無刺或具極稀疏皮刺。小葉常3枚,披針形或 長圓披針形,長4—8(10)厘米,寬1.5—3(4)厘米,頂端漸尖, 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邊緣具不整齊粗銳鋸齒,葉柄長5—9厘米,頂生小葉柄長1--2厘米;側生小葉幾無柄或具極短柄;具柔毛和極稀疏針刺;托葉線形,具柔毛。花數朵至 10幾朵成傘房花序或成短總狀花序,通常生於側枝頂端;

總花梗和花梗均具柔毛;花梗長 0.5--1厘米,被柔毛;苞片披針形或線形;被柔毛,花直徑不到1厘米;花萼外密被白色絨 毛,在萼筒上並有柔毛;萼片卵形,頂端急尖;在花果時均直立開展;花瓣寬橢圓形或長倒 卵形,紫紅芭,具絨毛狀毛,基部有長爪;雄蕊花絲寬尉;幾與花瓣等長;花柱基部和子房具 柔毛.果實近球形 , 直徑不足1厘米;紅色;具疏柔毛;核有淺網紋.花期5—6月,果期 7月。

生長習性

產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一般生於山坡雜木林下,海拔可達2000米。牯嶺懸鉤子繁殖容易,插條、壓條、牯嶺懸鉤子初夏花色紫紅,十分悅目;秋日累累紅果,增添了一份秋實的風韻,可在自然式園林中作半野生狀態栽植,也可用作綠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