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網路規劃

物流網路規劃

物流網路的最最佳化通常是在滿足客戶反應時間要求的前提下,使分銷設施數目儘可能地減少,在庫存持有成本與運輸成本之間達到平衡。 必要性(1)現代物流網路系統環節眾多,涉及面廣,許多環節之間還存在“效益背反”現象,這就需要一個全面、系統、綜合的物流規劃對其進行必要的統籌安排。 (2)物流網路系統的建設投資規模巨大,為防止盲目投資導致的低水平重複,需要以物流網路規劃為指導,以提高物流網路系統得投資效益。

概述

物流網路規劃是指對企業(工廠、配送中心、行銷中心、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自身及物流網路內部的傳統的業務功能及策略進行的系統性、戰略性的調整和協調,從而提高物流網路整體的長遠業績,由此保證網路相關企業能夠長期穩固的互利合作。
物流網路規劃就是為了更加有效地進行物流活動,充分、合理地實現物流系統的各項功能,使物流網路在一定外部和內部條件下達到最最佳化,而對影響物流系統內部、外部各要素及其之間關係進行分析、權衡,確定物流網路的設施數量、容量和用地等。
網路最佳化的總目標是網路總成本的最小化,包括庫存持有成本、倉儲成本和運輸成本,同時滿足客戶對反應時間的要求。
物流網路的最最佳化通常是在滿足客戶反應時間要求的前提下,使分銷設施數目儘可能地減少,在庫存持有成本與運輸成本之間達到平衡。

必要性

(1)現代物流網路系統環節眾多,涉及面廣,許多環節之間還存在“效益背反”現象,這就需要一個全面、系統、綜合的物流規劃對其進行必要的統籌安排。
(2)物流網路系統的建設投資規模巨大,為防止盲目投資導致的低水平重複,需要以物流網路規劃為指導,以提高物流網路系統得投資效益。
(3)我國物流業整體水平還不高,要想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基礎,實現跨越式發展,也需要有物流網路規劃的有力指導。

所需的檔案和數據

* 1.產品線上的所有產品清單;
* 2.顧客、存貨點、原材料供應源的地理分布;
* 3.每一區域的顧客對每種產品的需求量;
* 4.運輸成本和費率;
* 5.運輸時間、訂貨周期、訂單滿足率;
* 6.倉儲成本和費率;
* 7.採購/製造成本;
* 8.產品的運輸批量;
* 9.網路中各節點的存貨水平及控制方法;
* 10.訂單的頻率、批量、季節波動
* 11.訂單處理成本與發生這些成本的物流環節;
* 12.顧客服務目標;
* 13.在服務能力限制範圍內設備和設施的可用性;
* 14.產品配送模式。
(二)網路規劃所需檔案和數據的來源
* 1.經營業務運作檔案
* 2.會計報告
* 3.物流研究
* 4.公開出版物

步驟

物流網路的規劃,基本上都是以追求最低物流總成本與最大顧客滿意度為出發點,同時兼顧成本與服務水平,從整合物流角度來規劃整體的物流設施網路。由此物流網路的規劃的方法是根據物流設施、存貨、運輸與服務水平之間的相互關係,找出彼此之間的約束與聯繫,採用數學的方法與原理,求得最優解。
因此,物流網路規劃的步驟一般是:
第一階段考慮企業本身的能力與資源狀況,利用多目標規劃方法產生各種不同組合的解;
第二階段利用多準則評估方法,加入相關的量化考慮因素,於上述多目標規劃所產生的多組可行解中找出最佳的可行方案。
物流網路規劃的細化步驟包括:
1、找出物流網路規劃的約束條件
其中約束條件可能包括:1).總採購、配送及倉儲成本;2).最小運送時間;3).平均顧客服務水平率。
2、根據約束條件構造物流網路符合的模型
3、將物流網路符合的模型轉化成數學模型求出多組可行解
4、利用可行的評估方法或準則,對以上求出的多組可行解進行評估,將各可行解進行排序,以選取最適合的規劃方案。
[二]
模型的選擇.
1.圖表模型
2.模擬模型
3.最佳化模型
4.啟發模型
5.專家模型
[三]
1.審計顧客服務水平. 物流網路設計的第一步是進行顧客服務水平審計.
2.組織和開展研究. 網路設計這一階段的工作通常包括定義項目的範圍和目標,研究隊伍的組建,確定所需要信息的可得性和收集信息的步驟等,目的是確定在特定情況下開展戰略研究的可能性,確定研究隊伍的人員構成,以及得到所有價值的研究結果的可能性.
3.確點目標基礎. 以企業當前的管理政策和物流運作模式與績效作為參考,設定目標基準.
4.網路構架. 網路構架的主要目標有以下三個:
①在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約束下求得最低的物流總水本;
②在一定的物流成本約束下實現最優的顧客服務水平;
③通過儘可能地擴大特定的顧客服務水平所創造的收益與相應的物流總成本之間的差距,獲得最大的利潤貢獻.
5.渠道設計.網路構架主要確定設施的選址,與之相關的各節點的庫存與節點之間的運輸問題都是從總量上考慮的。

教材《物流網路規劃》

周躍進、陳國華 著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184546
出版日期:2008 年11月
內容介紹
物流網路規劃
物流網路規劃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全書由10章組成,包括物流網路概述、設施選址、設施規劃、搬運系統規劃、倉儲規劃與設計、配送規劃、巨觀物流網絡規劃、物流信息網絡規劃、物流網路規劃方法以及物流網路規劃評價。每章在介紹了基本內容後還給出了小結和討論,並扼要說明了某些內容的擴展,同時附有一定量的習題,以幫助讀者加深對有關內容的消化和理解。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其他專業的學生和從事物流領域工作的人員參考。
章節目錄
第1章 物流網路概述
1.1 物流網路的概念
1.1.1 物流與網路
1.1.2 途途物流貨運網
1.1.3 物流網路的功能和結構
1.2 物流網路的研究對象
1.2.1 微觀物流網路
1.2.2 巨觀物流網路
1.2.3 運輸成本
1.2.4 庫存
1.2.5 物流網路總成本
1.3 物流網路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1.3.1 物流網路研究的基本思想
1.3.2 物流網路研究的基本方法
1.3.3 物流網路研究現狀與發展
1.4 研究物流網路的意義與作用
1.4.1 研究物流網路的意義
1.4.2 物流網路的作用
1.5 本書的結構與組織
1.5.1 本書的邏輯結構
1.5.2 本書的內容組織
第2章 設施選址
2.1 設施選址概述
2.1.1 設施的定義
2.1.2 設施選址
2.1.3 設施選址的意義
2.2 設施選址的影響因素與選址程式
2.2.1 影響因素
2.2.2 選址程式
2.2.3 設施選址報告
2.3 設施選址方法
2.3.1 單設施選址
2.3.2 多設施選址
2.3.3 動態倉庫選址
2.4 設施選址評價方法
第3章 設施規劃
3.1 設施規劃概述
3.1.1 設施規劃的概念
3.1.2 設施規劃的研究範圍
3.1.3 設施規劃的目標與原則
3.1.4 設施規划過程
3.1.5 設施規劃設計方法
3.2 系統布置設計
3.2.1 布置設計
3.2.2 系統布置設計基本要素
3.2.3 系統布置設計程式模式
3.2.4 物流系統平面布置技術
3.2.5 計算機化布置方法
3.3 方案的評價與選擇
3.3.1 流量?距離分析法
3.3.2 單項指標比較評價法
3.3.3 優缺點比較法
3.3.4 加權因素法
第4章 搬運系統規劃
4.1 搬運系統規劃概述
第5章 倉儲規劃與設計
第6章 配送規劃
第7章 巨觀物流網路規劃
第8章 途途物流信息網路規劃
第9章 物流網路規劃方法
第10章 途途物流網路規劃評價
參考文獻

於爾弘 著

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ISBN:9787504736369
出版日期:2011 年4月
內容介紹
物流網路規劃
《物流網路規劃》在物流管理環境下從微觀環境、中觀環境和巨觀環境入手,探討了地區性的物流網路規劃、全國性的物流網路規劃和國際性的物流網路規劃。《物流網路規劃》借鑑了一定的數理知識,對物流網路規划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討論了在信息技術、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支持下,為適應物流系統化的要求而發展起來的,由物流組織網路、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和物流信息網路三者有機結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務網路體系。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物流網路規劃概述
第一節 物流網路概述
第二節 物流網路的研究對象
第三節 物流網路規劃
第二章 設施選址與設施布置
第一節 設施選址概述
第二節 設施選址的步驟及影響因素
第三節 設施選址方法
第四節 設施布置
第三章 搬運系統規劃
第一節 搬運與搬運系統設備
第二節 物料搬運系統
第三節 搬運系統分析
第四章 倉儲規劃
第一節 倉儲設施、設備與技術
第二節 倉儲流程管理
第三節 倉儲規劃與庫存管理
第六章 配送中心規劃
第一節 配送中心概述
第二節 配送中心選址及最佳化技術
. 第三節 配送中心內部布局規劃
第四節 配送網路設計
第七章 途途物流信息系統
第一節 物流信息概述
第二節 物流信息系統
第三節 物流信息系統規劃與開發方法
第四節 途途物流信息技術
第八章 巨觀物流網路規劃
第一節 物流園區網路規劃
第二節 區域物流網路規劃
第三節 城市物流網路規劃

物流網路規劃的內容

一般意義上,物流網路規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確定網路中每個節點物流設施(如倉庫、港口、站台)的數目、地理位置,以及各個節點在網路中需要承擔的工作與需求分配,這是網路規劃中的最基礎部分;二是貨物從起源地到接收地經中間節點所使用運送方式和線路選擇。前者就是所謂的各種類型物流節點(即設施)的選擇址問題,這些設施是貨物運往最終消費者過程中臨時經停的站點。這決定了整個物流系統的模式、結構和形狀。後者涉及鐵路、水路、航空、管道、公路以及這些方式組合形成的多式聯運的選擇問題,相比前者來講,企業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最優運輸路線的選擇和確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用到運籌學、套用數學、圖論與網路分析等理論知識,它也一直受到了物流管理都要的極大重視。
在真實的世界裡,不同行業的物流網路規劃有著各自的特徵。例如,對於包含供應商、工廠和倉庫的大型製造商來說,它們解決的問題包括:在現有服務水平及成本水平下,滿足現有及未來需求的最價優物流網路結構是什麼?需要什麼個物流設施?位置在那裡?如何在物流網路中進行庫存分配?現有倉庫的能力是否能滿足現有和未來的需求?每個門店(客戶)由哪個倉庫來補貨?物流網路中怎樣運輸模式及運輸路徑是最優的?網路中各物流路徑的能力是否能夠滿足需要?現有網路的運營成本是多少?哪些倉庫需要關閉、擴大或縮小,以及新開的倉庫對成本有多大的影響?
按照供應鏈的觀點,供應商、製造商、銷售企業的物流設施應該是連在一起的,同步增長,同步規劃;其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廠商在物流網路規劃中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當某個公司所屬供應鏈實力很少時,物流運作比較簡單,隨著公司的成長和供應鏈的成長,物流動作越來越複雜和難以駕馭。此時,有效的物流網路最佳化就變非常重要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