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醴

牢醴

牢醴,漢語辭彙。 拼音:láo lǐ 釋義:古代祭祀用的牲品和美酒。

詞目

牢醴

拼音

láo lǐ

注音

ㄌㄠˊ ㄌㄧˇ

釋義

古代祭祀用的牲品和美酒。

唐 王維《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故鄉信高會,牢醴及佳辰。幸同擊壤樂,心荷堯為君。

唐 白行簡 《李娃傳》:“﹝生﹞乃質衣於肆,以備牢醴,與 娃 同謁祠宇而禱祝焉。”

唐裴諝《儲潭廟(大曆三年戊申歲)》:質明齋服躬往奠,牢醴豐潔精誠舉。女巫紛紛堂下儛,色似授兮意似與。

宋 蘇軾 《賜韓絳到闕生餼口宣》:“想見老成,渴聞嘉話,特頌牢醴,以勞驂騑。”

《剪燈新話·牡丹燈記》:“薦以功德,祭以牢醴,庶獲痊可,否則不起矣。”

《明史·夏原吉傳》:帝還,賜鈔幣、鞍馬、牢醴,慰勞有加。尋從還南京,命侍太孫周行鄉落,觀民間疾苦。原吉取齏黍以進,曰:“願殿下食此,知民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