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頜畸形

牙頜畸形

牙頜畸形是指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先天的遺傳因素或後天的環境因素造成的牙齒、頷骨、顱面的畸形。如牙齒的排列不齊、上牙前突、下巴前翹、嘴巴歪偏等,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加深,近代牙頜畸形的概念已遠不是只指牙齒的錯位和排列不齊,而是指由牙齒、顱面之間關係不調而引起的多種畸形,大致包括:個別牙錯位;牙弓形態和牙齒排列異常;上下牙弓之間咬合關係異常。

病因

主要有兩類:①遺傳因素:來源於種族演化和雙親遺傳兩方面。在人類進化中,隨著食物由生變熟和細軟,咀嚼功能漸弱,致使口頜器官漸退化。其中,頜骨退化快於牙齒,導致牙量大於骨量,出現牙齒擁擠。雙親的牙頜畸形可遺傳給子女。

②獲得因素:在胎兒期,母親患病、接受放射線過量和外傷等,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牙頜面畸形,如唇齶裂合併牙頜畸形;小兒疾病如佝僂病、慢性鼻炎和齶扁桃體炎等,人工哺乳時的奶瓶位置及餵養姿勢不正確,兒童食物過細軟,諸如吐舌、吮指、咬下唇、口呼吸和偏側咀嚼等不良習慣,替牙期間的乳牙早失、滯留、鄰面齲壞、多生牙和先天缺失牙等,均可引起。

檢查診斷

根據病史、牙頜面的檢查及X射線片資料,分析其病因,做出分類診斷及矯治設計。

治療方法

牙頜畸形 牙頜畸形

牙頜畸形的發病率很高,據我國幾個城市對牙頜畸形的調查,發病率約在25%~49%之間。牙頜畸形不但影響美容,更重要的是影響孩子局部發育和身體健康,並帶來程度不同的心理損害,應儘早治療。牙頜畸形矯正的時機是不同的。可分為以下幾種矯治方法:

1、預防矯治
在牙及頜面部的胚胎髮育和後天發育過程中,各種先天性和後天性環境因素均會影響其發育而造成牙頜畸形,如果我們採取各種預防措施來防止各種畸形的發生,則稱之為預防矯治。如母親妊娠期注意營養、過量放射線照射及藥物,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問題,進行早期預防。如齲齒的早期治療、口腔不良習慣的早期破除,滯留乳牙、多生牙的及時拔除等,通過這些預防措施可預防牙頜畸形的發生。

2、阻斷矯治
當牙頜畸形發生的早期,通過簡單的方法進行早期矯治,阻斷畸形向嚴重發展,將頜面的發育導向正常稱為阻斷矯治。如早期發現牙列嚴重擁擠,採用順序拔牙治療;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簡單合墊矯治,防止向嚴重的骨骼畸形發展。尤其是反頜(俗稱“地包天”),一定要儘早開始矯正,以免導致孩子面部骨骼異常生長。很多家長沒有引起充分重視,以為要等待孩子換牙結束之後才能開始矯正,結果錯過了最佳時機,給孩子留下終身遺憾。

3、一般矯治

一般矯治是臨床矯治中最多見的,根據不同牙頜畸形選用各類矯治器,如活動矯治器、固定矯治器、功能矯治器等。

4、正頜外科手術
主要是指對生長發育完成後的嚴重的骨性牙頜畸形配合外科手術的方法來矯正。外科矯正需要正畸科醫師與口腔頜面外科共同合作完成,以保證其咬合關係及頜骨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矯正效果。

一般來講,到了18歲之後就可以施行正頜外科手術治療。手術之前先行設計,術後一般要再進行正畸治療,以保證咬合關係形成尖窩關係,預防復發。 

矯正基本流程

1﹑初診檢查,諮詢治療概況

2﹑常規檢查

3﹑確定治療方案

4﹑戴矯治器

5﹑定期複診

6﹑治療結束,拆除矯治器,戴用保持器

7﹑保持器複查  

手術原理

牙頜畸形 牙頜畸形

1、主要將上下頜骨計畫性截斷後,經由三度空間的位移,並重新組合成上下齒列相對應關係較理想的位置。正頜手術在術前必須做許多精細的評估,包括頸部X光片及咬合模型的分析,而齒頜矯正及口腔頜面外科醫師會針對病人的情形及需求研製治療計畫。

2、在施行正頜手術前,常需要先接受一段時期的齒列矯正治療,以確保手術過程中能得到一個較適當的移動力量及穩定的咬合狀態,而正頜手術後仍需持續做齒列矯正,將牙齒的位置做最後細微的調整。

3、正頜手術的傷口都在口腔內,因此在外觀上並不會有疤痕產生而影響美觀,患者術後的恢復也很快,住院時間約4-5天,極少數的病例中會產生短暫性感覺神經麻木或骨骼癒合不佳的併發症,正頜手術在術後幾天會有腫脹及不自主流口水的情形,術後大約需休息一星期,吃流質的食物。一個月之內大概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