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

版式

版式即版面格式,具體指的是開本、版心和周圍空白的尺寸,正文的字型、字號、排版形,字數、排列地位,還有目錄和標題、注釋、表格、圖名、圖注、標點符號、書眉、頁碼以及版面裝飾等項的排法。版式水平分割水平均勻分割,上 半部用作視覺表現,引發情感,下半部用來解釋說明。版式設計是指在既定的開本的基礎上,對平面設計刊物原稿的體例、結構、標題的層次和圖表、注釋等進行藝術的科學設計。版式的獨創性版面構成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美的情境。

基本信息

簡介

版式版式

版式即平面設計刊物(書籍、雜誌、報紙或電子格式的刊物)的版面格式,具體指的是開本、版芯(包括書眉及頁碼)和四周留白

的尺寸,正文的字型、字號、排版形(橫排或豎排,通欄或分欄等),字數、排列地位(包括占行和行距),還有目錄和標題、注釋、表格、圖名、圖注、標點符號、書眉、頁碼以及版面裝飾等項的排法。版式設計是指在既定的開本的基礎上,對平面設計刊物原稿的體例、結構、標題的層次和圖表、注釋等進行藝術的科學設計。

定義

版式: 圖表上 元素(如 標題和副標題 文本、 列表、 圖片、 表格、 圖表、自選 圖形和 影片)的排列。

版式設計的定義:版面的 編排設計。在一定的 開本上,把 書籍原稿的體裁、 結構 層次、 插圖等方面作藝術而又合理的處理。

版式即 書籍的規 格式樣,包括 開本、排式、 版面、 插圖等。

設計

把整個頁面分成上下或左右兩部分,分別安排圖片和文案。兩個部分形成對比:有圖片的部分感性而具活力,文案部分則理性而平靜。可以調整圖片和文案所占的面積,來調節對比的強弱。例如:如果圖片所占比例過大,文案使用的字型過於纖細,字距、行距、段落的安排又很疏落,則造成視覺心理的不平衡,顯得生硬。倘若通過文字或圖片將分割線虛化處理,就會產生自然和諧的效果。

一.頁面構圖圖形的層次性

版式層次性版式層次性

圖形和元素之間的層次感,可以達到一種在干擾視覺的同時突出自身

所想體現的主題,這種表現方式往往是比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就如下面我引用的這個圖形,圖形中那些不規則的半透明元素、光線、數字、方塊、以及那些放大了的機器人構成了一定的縱深感和層次性,這些元素在分散視線的同時又將欣賞者的視線集中到了中心的和下方的機器人身上.(這種設計方式是現在比較多見的一種設計方式。因為大多數的人都覺得比較酷吧。

版式版式

二.頁面上構圖的視覺線牽引 版式構圖利用色彩或者元素來牽引欣賞者的視覺,讓欣賞者隨著設計師的的思維去思考和觀看作品,而現在存在

的大多數作品都是運用點、線、面來引導,以圖行和元素出現的引導方式的作品比較少見。就像下面的這個圖形,視覺的中心是中間的那一條白色的色塊,及當中的文字,而在上下的張圖片的交接處出現的那條藍色的線段,就在牽引欣賞者的視覺移動到圖形中的文字和其他的小的圖形上。

三.彩誘導(色彩對比、色彩互補、色彩分散)

四.明暗誘導、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動態光感及明暗差異性的一些共性來襯。

五.瞬間捕捉、利用眼感官的瞬間接受、來捕捉視覺點。

六.抓突破點、靠突破圖形圖象本身的視覺平衡點來達到視覺要求。運用圖片素材的本身來尋找設計的突破點,依據圖形自身所產生的空間感,光感,等一些突出的地方,來加以利用,從而突出設計的主題。

版式大小比例

七.比例大小依據事物本身的比例關係,在等比的關係上追求視覺上的平衡關係、突破事物本身的等比關係,進而推出自身的視覺重點以求突破。就如一些誇張漫畫那樣,一個大頭小身子的人物形象,一種誇張的歪曲正常比例的方式,在不經意間往往能收來奇效

八.依據欣賞者的接受能力,及平常所說的感情,利用平時生活的一些元素,充分考慮欣賞者對圖形的認可能力,以自然美及突破普通接受能力的殘酷美來打動欣賞者的情感,以獲得人們對圖形的記憶。

九.視覺幻象、利用視覺幻象得空間感來突出整體設計的視覺中心。

十.利用抽象的表現方式在下面的倆副作品中,作者抽象的運用的色塊來代表海水及陸地,運用色彩的對比突出主題的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娛樂性,這樣的作品容易讓人有好感,而且比較不容易忘記。

設計原則

思想性與單一性

版式大小比例版式大小比例

為了使版面構成更好地為版面內容服務,尋求合乎情理的版面視覺語言則

顯得非常重要,也是達到最佳訴求的體現。構思立意是設計的第一步,也是設計作品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主題明確後,版面色圖布局和表現形式等則成為版面設計藝術的核心,也是一個艱辛的創作過程。怎樣才能達到意新、形美、變化而又統一,並具有審美情趣,這就要取決於設計者文化的涵養。所以說,版面構成是對設計者的思想境界、藝術修養、技術知識的全面檢驗。

版面的裝飾因素是文字、圖形、色彩等通過點、線、面的組合與排列構成的,並採用誇張、比喻、象徵的手法來體現視覺效果,既美化了版面,又提高了傳達信息的功能。裝飾是運用審美特徵構造出來的。不同類型的版面信息,具有不同方式的裝飾形式,它不僅起著排除其他,突出版面信息的作用,而且又能使讀者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趣味性與獨創性

版式的藝術性版式的藝術性

版式的獨創性版面構成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美的情境。這是

一種活潑性的版面視覺語言。如果版面本無多少精彩的內容,就要靠製造趣味取勝,這也是在構思中調動了藝術手段所起的作用。版面充滿趣味性,使傳媒信息如虎添翼,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傳神功力,從而更吸引人、打動人。趣味性可採用寓言、幽默和抒情等表現手法來獲得。

獨性性原則實質上是突出個性化特徵的原則。鮮明的個性,是版面構成的創意靈魂。試想,一個版面多是單一化與概念化的大同小異,人云亦云,可想而知,它的記憶度有多少?更談不上出奇制勝。因此,要敢于思考,敢於別出心裁,敢於獨樹一幟,在版面構成中多一點個性而少一些共性,多一點獨創性而少一點一般性,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整體性與協調性

版式獨創性版式獨創性

版式的整體性版面構成是傳播信息的橋樑,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須符合主

題的思想內容,這是版面構成的根基。只講表現形式而忽略內容,或只求內容而缺乏藝術表現,版面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與內容合理地統一,強化整體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構成中獨特的社會和藝術價值,才能解決設計應說什麼,對誰說和怎么說的問題。

強調版面的協調性原則,也就是強化版面各種編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結構以及:色彩上的關聯性。通過版面的文、圖間的整體組俁與協調性的編排,使版面具有秩序美,條理美,從而獲得更良好的視覺效果。

形式

網頁版式

網頁的版式是在考慮造型因素和視覺因素的基礎上創建出的頁面形式。根據 視覺流程的類型及網頁版式的實例,我們總結出以下的版式構成類型 水平分割、 垂直分割、水平垂直 交叉分割、 中軸型、 傾斜型、 曲線型、 重心型反覆型、 散點型等。

版式水平分割

版式水平分割水平均勻分割,上 半部用作視覺表現,引發情感,下半部用來解釋說明。

水平不均勻分割

版式不均勻分割如果上半部安置 標題或 導航,則面積較小;上半部安置主體內容,則面積適當加大。

水平多次分割,強調水平分割的 層次感和 精確感,並有助於不同信息的分類

水平變化分割,水平分割與斜線、 弧線相結合,打破了 頁面的安定,產生運動和速度感。

中國古籍版式

古代印本書的版式名目繁多,有版框、欄線、 界行、 書耳、 版心、魚尾、象鼻、白口、 黑口、 天頭、地腳、 行款等。

“版框”,指書版一葉文字四周的框線。

“欄線”,指圍成版框的四周黑線。上方的稱“上欄”,下方的稱“下欄”,兩邊的稱“左欄”、“右欄”,統稱“邊欄”或“ 邊闌”。四周單線印的稱“四周單邊”或“單欄”,單欄多是粗線;四周雙線印的叫“四周雙邊”,雙線一般是外粗內細,所以又稱為“文武邊欄”;上下單線、左右雙線印的稱“左右雙邊”。

“ 界行”,又稱“界欄”、“邊準”,即版框內分行的直線,由古代帛書中的朱絲欄、烏絲欄而來。

“ 版心”,即版框內中心一行,用於折縫,又稱“ 版口”、“ 書口”、“中縫”。 書口印有黑線的稱為“ 黑口”,未印黑線的稱“白口”;其中刻有文字的稱“ 口題”,或稱“花口”。

在版心中,距離上邊約四分之一版高處,印有一個形狀像魚的尾巴似的 圖形,稱為“魚尾”,它是摺疊書葉的標記。只刻有一個的稱“單魚尾”;如上下方對稱位置各有一個魚尾,即合稱“雙魚尾”。

“象鼻”,指 黑口本版心上下的黑線,好像象的鼻子垂在胸前。黑線較細的稱“細 黑口”、“線黑口”或“小黑口”,黑線較粗的或全黑的稱“粗黑口”、“大黑口”或“寬墨口”;刻在上欄的稱“上黑口”,刻在下欄的稱“下黑口”,上下都刻有黑線的稱“上下黑口”。

“ 書耳”,又稱“耳子”、“耳格”,指刻在版框左欄或右欄外上角的小長方格,像是人的耳朵。 書耳內多刻本書的篇名(又稱“ 小題”)。耳格中所刻文字稱為“耳題”,在左稱“ 左耳題”,在右稱“右耳題”,多見於宋、 元版書。

“ 天頭”,又稱“ 書眉”,是指每張書葉上端版框以外的空白處,即上欄以外的空白紙。“地腳”,又稱“下腳”,指每張書面下端版框以外的空白處,即從下欄至切口的空白紙。

“ 行款”,又稱“ 行格”,指版框中正文的 字數和行數,通常按半葉計數,稱半葉幾行,行多少字。如每行 字數不一致,則取其最少及最多者記之,另注“不等”二字,如說“十四行,行二十五六字不等”,或“十五行,行二十七字至三十字”。如有雙行小字,而一行中 字數與大字相同,則稱“小字雙行同”;如不同,則徑稱“小字雙行,行多少字”。

重要性

出版物的版面 格式。版式包括 標題、 題眉、正文、 圖片、裝飾線、 頁碼等構成的實體與空白之間的 比例關係。版式決定於 書籍的性質及 開本的大小與比例。 書籍的性質不同,其 結構、體例、 層次則有所區別, 開本的大小與比例不同,除去上、下、內、外 白邊的寬窄的不同外,其 版心的 大小及 長寬的比例,亦有所不同。裝訂的方法,對版式也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對於內白邊的寬度影響更大。

中國古代雕版印刷 書籍的版式, 天頭大於地腳兩倍,欄有單、雙之分,欄內有行界。由於單面印刷, 中縫摺疊處有 版口、 版心及上、下魚尾,自成格局。現代 書籍與 畫冊、 畫報等,由於以文為主或以圖為主,或者圖文並重,加之印製技術的區別,其版式亦有所不同。如文字 版口與 圖片版口不同一 尺寸比例,題眉、 頁碼的位置亦有所不同。

出版物的版式,都應經過 裝幀藝術家的設計,其目的是構成與全書各部分的和諧統一,成為 書籍 總體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求得視覺上的 和諧和 心理上的和諧,便於 讀者的視線較長時間地停留在版面上,減少疲勞,產生清新愉快之感,以收到 閱讀的效果。但版式的設計,應與使用 目的、讀物性質與 經濟條件相適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