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港

燒香港

燒香港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是西塘古鎮最早的繁華中心。南街長222米,寬2—4米,北街長256米,寬2—8米。燒香港內民居基本保留明清時風貌石駁岸里鑲嵌著一個個石河埠;連綿屋宇中一條條古弄前通河後達田,中間曲徑通幽。燒香港以河得名,從魯家橋到五福橋之間的一條河叫燒香港,港的北岸、南岸街道則由此稱為燒香港南街,統稱燒香港街。

基本信息

簡介

燒香港燒香港
燒香港以河得名,從魯家橋五福橋之間的一條河叫燒香港,港的北岸、南岸街道則由此稱為燒香港南街,統稱燒香港街。南街長222米,寬2—4米,北街長256米,寬2—8米。北街上有聖堂廟,出五福橋有福源宮、東嶽廟,原來燒香十分旺盛。燒香港已成為浙江嘉善的著名景點。

名稱由來

燒香港燒香港
燒香港是西塘古鎮最早的繁華中心,燒香港的“港”字有兩港之含義:一為街道,二為河港。很久以前都是富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燒香港里的建築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這裡的門檻特別高,有一尺多,用整條的石頭做成。燒香港內民居基本保留明清時風貌,小河悠悠,石駁岸里鑲嵌著一個個石河埠;連綿屋宇中一條條古弄前通河後達田,中間曲徑通幽。港北有高街沿李姓大弄、小弄、倪家弄,港南有墳浜弄。

景觀景點

燒香港燒香港
聖堂。在燒香港北,舊稱龐公祠,因原祀巡按龐尚鵬。初建於1575年(明代萬曆三年),邑人姚綬作記。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沈志高重修,改供關帝像,俗稱“聖堂”。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重修殿廊,改名靜覺庵,但鎮人仍稱為“聖堂”。

倪宅。位於西塘燒香港南,遊玩醉園初來,沿煙雨長廊前行,過了魯家橋便到,橋兩邊景色迷人,盡顯小橋流水景色,而今天的主角倪宅便低調的坐落其中,其主人是近代的人民公僕倪天增的祖居地,倪天增廉潔為民的精神也使倪宅成為浙江省十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

永寧橋。是鎮上最好的觀景點了。河北岸朝南埭長廊如一條逶迤長龍臥伏在水邊,行人和腳踏車都在廊下行走,其風味為其他古鎮所少見。河南岸是西街的後面,沿河有高低錯落的民居建築群,大多為清末至民國年間。

廊棚。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比較有名的是西塘的廊棚,西塘的廊棚有的瀕河,有的居中,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橙,供人歇息,廊棚的頂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雖然不同但都可以使商界貿易、行人過往免受日曬雨淋之苦。古鎮的廊棚總長達877米。由木質的框架加上毛氈的棚頂構致而成的。廊棚為磚木結構,中間有一段最為出色,有翻轉軒兩層雕刻花紋。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以遮陽;雨天的時候,可以為遊客沒們擋雨。臨河的那些廊棚最具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