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礦球團法

熱礦球團法是一種冶金的專業術語。

球團法是將配有粘結劑或熔劑及燃料的細精礦粉(僅土燒球團可配燃料),經過滾動成型(造球)、焙燒固結、冷卻過篩,成為粒度均勻、強度較好的球團礦。
球團法按生產設備形式分,有豎爐焙燒、帶式機焙燒、鏈算機一迴轉窯焙燒及隧道窯、平地吹土球等多種。
根據球團的理化性能和焙燒工藝不同,球團成品有氧化球團、還原性球團(金屬化球團)以及綜合處理的氯化焙燒球團之分。目前國內生產以氧化球團礦為主。豎爐及帶式機焙燒是生產氧化球團礦的主要方法。
第二節人造塊礦產品產量統計
人造塊礦產量是指由燒結(球團)廠(車間)在特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人造塊礦量。包括檢驗量(合格品量與出格品量)和未檢驗量。已出廠(車間)的人造塊礦經轉運及槽下篩分後篩出的粉末亦應計入產量,燒結(球團)廠(車間)生產中的內循環返礦不計入產量。
因各廠(車間)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為了使人造塊礦的產量計算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相對的可比性,人造塊礦產量計算應使用科學、統一的方法。
有實物計量設備的燒結(球團)廠(車間)以出廠(車間)時的成品計量數據為準,其產量指標以計量部門開具的磅單所列數字為計算依據;尚未設定實物計量設備的燒結(球團)廠(車間),可分別採用理論推算(按配料量)、定容計量(按裝車數)、金屬平衡(出鐵量)、物料平衡(入爐量)等方法。
按配料量理論推算人造塊礦產量時,應以計量管理部門認可的燒結(球團)廠(車間)作業日誌中原始記錄的配料量及配料時間為依據,並應定期測定,校正出礦率。
按裝車數定容計量統計人造塊礦產量時,應以裝車記錄和腳踏車容重為依據。
採用金屬平衡或物料平衡方法計算人造塊礦產量時,應考慮途耗和入爐前篩分損失,出鐵量和爐料入爐量應以計量管理部門認可的數據為準。
人造塊礦產量中燒結礦產量和球團礦產量應分別統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