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厥證

熱厥證

"首先提出“熱厥”一詞,“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是論述熱厥的發病特徵及其機理。 若非熱厥,則不在此例。"

熱厥證熱厥證

中醫學中“厥”的含義有二:一為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一為厥逆,亦稱厥冷,系四肢清冷不溫,即肢厥。 《傷寒論》 第337條云:“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逆又分寒厥、熱厥。 《 素問·厥論》 首先提出“熱厥”一詞,“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張仲景論及了外感病陽明實熱內結致厥。

辨證要點

熱厥證熱厥證

熱厥的證治禁忌及誤治的變證。
傷寒是泛指感受外邪。一二日至四五日說明病程的大概日數,不能看作固定日期。雖為約略之詞,然則已發病數日可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是論述熱厥的發病特徵及其機理。熱厥的形成,主要是熱邪深伏,陽氣內郁,以致陰陽之氣不相順接,陽氣不能外達四肢而出現手足厥冷。因此肢厥的同時,必有其他里熱證象的存在。本條僅以發熱為例,用作辨證的依據,故曰:"厥者必發熱"。也就是四肢雖厥而身體卻發熱。進一步提出"前熱者後必厥",則論證厥與熱的因果關係,說明熱厥的證候特點是發熱在前,手足厥冷在後,厥由熱所引起,故為真熱假寒之證。
"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是言肢厥有輕重之分,熱郁有甚微之別,熱邪伏郁愈重,則四肢厥冷愈甚,熱郁較輕則四肢厥冷亦輕。因而可從四肢厥冷程度的微甚推斷里熱的輕重。
"厥應下之",是申言熱厥治療大法,下之應包括清泄、清解等法再內,而不是專指攻下之法。熱厥因陽明腑實所致者,治宜攻下;因無形邪熱內郁者,治宜清泄。若非熱厥,則不在此例。熱邪深伏又無表證,故不可發汗,如果誤發其汗,勢必劫奪津液,傷津助熱,熱邪更熾,火熱上炎,則可發生口傷爛赤等變證。本條敘述簡略,對於熱厥的診斷,除肢厥與發熱外,臨床尚須結合口燥、二便、苔黃、脈象等表現加以分析判斷。

臨床特徵

胃脘部痞塞,滿悶不舒,但按之柔軟,不拒按,無外形脹急。胸中煩熱,口乾且苦,小便短赤。舌質紅,苔薄黃,脈數,寸關部之脈浮盛。

病體淵源

中醫病機:熱厥證多由傷寒之那在表而誤用下法,使熱邪傳入;或不因誤治,表病傳里;或由於素體陽盛,過食辛辣厚味,聚而生熱;致使無形之邪熱聚於心下,氣機痞塞不通而成。病變部位在胃脘,屬於陽熱實證。

相關詞條

熱結血室證熱結胃腸證熱結腸燥證熱結腸胃熱劑鑄模熱劑熔點熱劑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