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厚發

熊厚發

熊厚發,男,漢族,河南羅山(今湖北大悟)宣化店鄉甘家灣人,1914年出生,1929年,參加農民赤衛隊,1930年,參加地方紅軍,1931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8歲任紅四方面軍十二師三十六團營長、19歲任紅三十軍八十八師二六三團團長、20歲任八十八師副師長、師長。22歲任紅四方面軍三十軍副軍長兼八十八師師長等職。1937年3月22日犧牲時年僅23歲 。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熊厚發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參加農民赤衛隊,1930年,參加地方紅軍,編入羅山縣獨立團,同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編入羅山縣獨立營先遣隊,任排長。後歷任紅四軍十三師三十九團連長、18歲任紅四方面軍十二師三十六團營長、19歲任紅三十軍八十八師二六三團團長、20歲任八十八師副師長、師長。22歲任紅四方面軍三十軍副軍長兼八十八師師長等職。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西征,他隨軍翻越秦嶺、戰關中、渡漢水、越巴山,勝利到達四川,參加了解放通江城和巴中城的戰鬥,為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作出了貢獻。1934年9月,反六路“圍攻”進入最後階段,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命令三十軍“以主力火速搶占黃木埡,切斷敵人孫震所部向蒼溪的退路,並殲滅全部敵人。”這個任務交給了20歲的師長熊厚發。9月11日,熊厚發率八十八師到達黃木埡地區,占據有利地形,多次打退敵人的衝擊。後來,子彈打光了,戰士們先是用石頭向敵人砸去,後與敵人肉搏。在衝殺中,熊厚發衣服撕成布條,戰刀戳彎,身上濺滿鮮血。經過一天一夜血戰,孫南甫的兩個旅全部被殲,斃傷敵官兵4000餘人,繳獲槍枝彈藥一批。戰鬥結束後,八十八師的二六三團和二六五團被上級分別授予“鋼軍”和“夜老虎”獎旗。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決定西渡嘉陵江向川甘地區發展,這個任務又落到熊厚發的肩上。3月28日他率二六三團,乘坐木船、竹筏,急駛敵岸。快靠岸時,被敵發覺,我軍以猛烈炮火掩護部隊登岸。先遣隊迅速插入敵陣,殲守敵1個營,控制了制高點。完成渡江任務後,他率八十八師向東北疾進,協同三十一軍進攻劍門關。4月2日拂曉,率八十八師進抵劍門關下。中午戰鬥開始,三十一軍在東,八十八師在西,兩面夾擊敵人。經過激烈爭奪,我軍先將關口兩側敵軍險要陣地和關口北端主峰攻占。隨即插入敵人縱深,激戰半日,守敵3個團全被殲滅,一舉占領了敵人所謂“插翅難飛”的劍門關。4月底,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1936年6月30日,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在甘孜以西之絨壩岔會師,熊厚發堅決擁護朱德、任弼時等的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合的主張。10月,八十八師奉命西渡黃河。10月25日夜,熊厚發派一支小部隊在陸家咀渡口敲打木櫃,發出類似修船的聲音,然後把預先作好的草人推進黃河。草人船漂至河中。在夜間,敵軍誤以為是紅軍搶渡,對岸守敵慌忙追逐掃射草人,亂作一團。熊厚發率二六三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奮勇強渡黃河,駐守渡口敵營全部潰散。11月11日,渡過黃河的紅三十軍、九軍、五軍組成西路軍,共25000餘人,向涼州、甘州、肅州方向挺進。行至永昌,馬步芳部傾其全部瘋狂反撲。1937年1月23日,西路軍全部集結於倪家營子固守。馬步芳調集步騎兵及民團7萬餘人,向倪家營子輪番猛攻。經血戰7晝夜,紅軍彈盡糧絕,傷亡很大。3月5日,他率八十八師隨全體西路軍突圍,行至五十里路外三流溝,再次遭敵重圍。激戰中,他身負重傷。3月14日,部隊進抵祁連山,傷勢轉重,難以行走,他堅決請求與部分同志留在祁連山打游擊。3月22日,敵人前來搜山,他率百餘戰士與敵決一死戰。戰鬥中他腿部又負重傷,最後僅剩五六人,被敵軍包圍,敵旅長馬忠義迫令他投降,遭到他嚴厲斥責。敵人惱羞成怒,拿起機槍對熊厚發等同志狂射。他和戰士們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