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民用國際機場

煙臺民用國際機場,開航於1984年,為軍民合用機場。近年來,煙臺民航國內外客貨運量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2008年,煙臺萊山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7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6萬噸。

簡介

煙臺民用國際機場籌建中

備受矚目的煙臺新機場(煙臺民用國際機場)籌建問題,最終塵埃落定。在經過數次專家論證後,國家民航局3月27日正式批覆,新機場“花落”蓬萊潮水。市交通局煙臺國際機場籌建辦公室對外宣布:新機場將在年內動工,2015年前正式投入使用,機場規模將按照能夠起降波音747等大型機標準建設,屆時新機場將滿足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萬噸。

煙臺蓬萊機場煙臺蓬萊機場
煙臺蓬萊機場煙臺蓬萊機場

地面空間受限 制約進一步發展

煙臺國際機場搬遷勢在必行

民航煙臺萊山機場建站開航於1984年,為軍民合用機場。近年來,煙臺民航國內外客貨運量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2008年,煙臺萊山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7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6萬噸。但由於萊山機場現為軍民合用,已不能滿足民航發展需求,軍航和民航的飛行矛盾越來越突出,空域上的飛行安全隱患越來越大,軍民航分離已勢在必行。

現有機場:空間不足 設施飽和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萊山機場部隊和民航的地面空間都已不足,現有設施已經飽和,保障能力難以提升。隨著國內航空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各航空公司開始把發展的重點放在基地建設上,通過在全國各地機場建設自己的運營基地來搶占市場份額。而目前萊山機場既沒有能力承接批量飛機過夜,又沒有足夠的區域滿足航空公司建設基地的要求。只有儘快建設一個發展空間更大、功能更完備的民用機場,才能在新一輪民航高速發展期中搶得先機。

有關專家:民航外遷 勢在必行

未來的民用幹線機場,是以航空主業為依託,融合航空物流、保稅區、高新技術加工產業、國際貿易、商務會議為一體的航空城概念。而目前的萊山機場,原地也沒有拓展的空間。對此,國家民航局、民航華東局等領導和專家一致認為:民航外遷建設煙臺新機場勢在必行,早搬早主動。

近年來,煙臺經濟和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對民航運輸業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萊山機場目前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軍民合用機場,在山東省青島、濟南和煙臺三個經濟重要板塊中,煙臺民航業與城市地位明顯不相稱。如果不抓住這一輪機場建設高峰期的機遇建設新機場,那么煙臺民航業將再沒有發展機遇可言。只有儘快啟動新機場建設,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新、舊機場的銜接,才能滿足煙臺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民航的要求。

而作為蓬萊市,西部、北部、南部均有海拔不等的山體,淨空條件較差,只有潮水鎮淨空條件滿足建設機場要求。該場址的優點有四點:一是位於平暢河、206國道、峰山河與威烏高速公路和龍煙鐵路之間,場地面積可滿足機場近、遠期發展要求,同時與威烏高速路、龍煙鐵路以及開發區、城鎮發展規劃無重大衝突;二是場區內地形條件相對較好,村落較少,拆遷量不大,占用糧田面積比較小;三是場址內只有東部的峰山處於飛行區內水平面的邊緣,在飛行設計上可以避讓處理,淨空條件比較好;四是該場址位置已經民航空管、空軍等部門現場勘察,認為較為合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