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得布林場

焦得布林場位於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內,場部在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東25公里處,林場隸屬於五大連池風景區林業局。

焦得布林場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林場位於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6°11′—126°32′,北緯48°37′—48°50′。林場東與龍鎮農場引龍河農場隔河相望,南與小孤山林場、雙泉鄉毗鄰,西與藥泉林場相連,北與尾山農場接壤。場部在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東25公里處,林場隸屬於五大連池風景區林業局。

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與地形:林場地處小興安嶺南坡,地形以山區丘陵地貌為主,施業區內最高海拔600米,最低海拔248米,坡度平緩,總趨勢東北西三面較高,中南部較低。
水系:屬於嫩江水系。有張通世溝河,匯入五大連池三池子。
氣候:林場地處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涼爽短暫。年平均氣溫0.5℃,年積溫2200℃,年平均降水量514.3毫米,濕度69%。年日照時數2750小時,無霜期121天。極端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42℃。
土壤:有暗棕壤,火山灰質土和草甸土3個土類、9個亞類,總面積23975公頃,以暗棕壤為主。
植被:屬小興安嶺植被區系。主要喬木樹種有天然白樺、黑樺、柞樹、楊樹、榆樹、色樹、紫椴、黃鳳梨、水曲柳、胡桃楸、天然落葉松(分布在熔岩石龍周圍)、人工落葉松、樟子松,灌木主要有平榛、胡枝子、三棵針、達紫香,草本植物主要有羊鬍子、苔草、小葉樟、大葉樟、三棱草等。其中,中草藥有黨參、黃芪、刺五加、串地龍等;山野菜、野果主要有蕨菜、猴腿、懸鉤子、山丁子、山核桃等;藤本植物主要有山葡萄、五味子等;菌類主要有黃蘑、榛蘑、元蘑、猴頭蘑、木耳、松蘑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灰鶴、黃鼬、灰鼠、香鼠、松鼠、麝鼠、貉子、狼、烏雞、野雞、野鴨、狐狸、狍子、草免、棕熊、野豬、四不象等。

社會經濟狀況

林場現有職工156人,其中幹部5人,工程技術人員4人。固定資產120萬元。年產值118萬元,利潤2萬元。施業區內有1個自然村屯,人口200人。林場交通便利,距林場南6 公里有橫貫東西的沾五公路,向東12公里是沾河林業局,向西20公里進入五大連池風景區。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23975公頃,林業用地17087公頃,其中有林地13019公頃,未成林造林地135公頃,苗圃地3公頃,無林地3930公頃,非林業用地6888公頃。森林總蓄積量88786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4.3%。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12098公頃,總蓄積8473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92.9%和95.4%。主要林分類型有白樺林面積5591公頃,蓄積425900立方米;柞樹林面積3477公頃,蓄積185320立方米;楊樹1129公頃,蓄積98420立方米;軟闊面積1412公頃,蓄積100470立方米;天然落葉松面積489公頃,蓄積27210立方米。
人工林面積921公頃,蓄積4063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7.1%和4.6%。主要林分類型有人工落葉松面積907公頃,蓄積39910立方米;人工樟子松面積14公頃,蓄積720立方米。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16377公頃,占林業用地的95.8%。其中區劃界定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9276公頃,占林業用地的54.3%;區劃一般生態公益林面積7101公頃,占林業用地的41.5%。區劃商品林總面積710公頃,占林業用地的4.2%。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建於1956年,經過40多年的生產經營,累計生產木材10萬立方米,人工造林2000公頃,人工更新2000公頃,現有育苗面積3公頃,產成苗50萬株,品種有落葉松、雲杉、楊樹等。
多種經營:農業基地45公頃,生產大豆8萬公斤;養羊40隻;養牛10頭;養魚2000尾。
基礎建設:磚木結構的公用、民用房屋4000平方米。各種車輛6台。安裝了自來水,閉路電視、電話等設備,配備了微機。

發展方向

1、通過分類經營,將大部分森林區劃界定為生態公益林,加強管理,使森林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同時加速營造、培育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2、開展養殖業、種植業,依託林地資源優勢,有組織、有計畫地對山野菜、中草藥等林副產品進行開發利用。
3、發展旅遊業。林場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旅遊條件優越。施業區內可開發的景點較多,森林旅遊業是林場今後的主要發展方向。

發展項目

申報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達紫香園、龍門石寨、古石塘原始森林等旅遊景點。籌建響水泉優質礦泉水罐裝基地。林場將積極探索合資合作,引進外資,爭取在短時期內建成各景點,把焦得布林場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發達的新林區。

林場場長:李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