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拳

無極拳的簡介和招式內容。

無極拳介紹

無極拳無極拳
無極拳源於華山《無極圖》,為古老的內家拳種以“混噸虛空”為精義,采先天之氣,調後天純陽之精,返本還原,凝神返虛,而達無形無象境界。無極拳屬內家拳,主張形骸操練不以形。“有形而破體,無形則居氣”。

招式內容

無極拳無極拳
無極拳行功有十八訣,即起式為“朝”,收式為“晦”。 前後分“托、摩、揉、搓、、絲、困、纏、繞、點、按、拆、卸、順、鏇、流、合。”根據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總結無極拳之精義,把地球自轉看成是人體百骸機能。其拳訣中包含十六種自然景象,二十七種脈象,三十種人體形骸。蘊於內者二十種勁即為:“冷、彈、脆、快、硬、沉、長、綿、柔、巧、活、緩、輕、靈、抖、含、虛、粘、連、隨。”表里相合,內外相應。出乎神奇,變化莫測,以穩、準、虛、靈而求快是為訣竅。 無極拳修煉有二宗:一為玄門、二為俗家,今將俗家一脈奉獻給有緣者,以期共同參悟。 (一)朝字訣 (1)面東而立,兩掌相對,全身放鬆,頭上頂,足下踏。 (2)掌心向下“按”,揚掌緩緩過頭頂。提氣,再灌氣。 (3)雙掌合於頭頂,運氣於足,由足達指尖,雙掌再下降於胸前。身由左向右轉,再由右向左,依此為序。 (4)運氣雙掌,自胸向兩側開。氣由左足向上運,而達頭頂,雙掌再合至胸前。 (5)掌心向下貼膝前,氣循頭向右下行達右足。雙掌相插到雙肩,以脊骨蠕動收縮,使氣貼背行。雙掌合於胸前,左手穴府,右手氣府。 (6)兩足左右分列,兩膝微彎成樁式,左足根向右交氣,右腿抬起成獨立樁式,雙掌相合成運球式(如圖1一10)。 (二)托字訣 (1)雙掌運氣直立左右分開,右掌向下灌氣,左掌向上托至頭頂。然後,右掌平托向後,左掌循頭轉一周,朝左外轉;右掌前運。 (2)雙足也依次向右側前進,進一步、跟一步。右掌上託身左邊、左掌向身後,如此循環六次。 (3)右掌朝上運至頜下,向臉邊,左掌相隨至左耳邊。右掌向腰後朝轉,左掌相隨到右邊,右掌向頭頂轉,左掌轉至襠前。 (4)右腳稍曲,提起左腳,雙掌各自轉掌。左腳落下成馬步,雙掌上下相轉。 (5)右掌向外轉,左掌轉至襠前,掌心向下指與襠平。右掌至於頭上對黃庭中脈。 (6)左掌左開至胸前,右掌自轉向下行(如圖11—20)。 (三)摩字訣 (1)頭直目正,用腰帶動雙手運轉,如拋物狀,先習上盤、繼而中盤,直至下盤達鋪地錦為至高。 (2)前面運轉完畢,再向身後轉運,前領後隨,體悟“摩”字內含,與大氣相應,宇宙相合,前後、左右、上下、八面圓轉(如圖2l一27)。 (四)揉字訣 (1)右腿彎,左腳上提至右膝間,左肩垂伸直,掌向下。右掌向左運,與左掌合。 (2)右掌右攬掌向下,左掌下運雙掌相合。雙掌如揉球。 (3)左右相轉,下下上上左右轉,上下左右高低變。 (4)此式有十二法即(揉球、抱球、提球、握球、托球、撲球、摩球、混球、推球、抓球、抽球、砸球)(如圖28—35)。 (五)搓字訣 (1)雙掌雙合運至頭頂,雙膝相扣雙足外開。運掌至胸前向外掰膝,慢起,左腳前,右腳後。 (2)雙掌合於胸前,右掌掐左掌指尖,頭向左看,右腳向後撤步,曲膝左腳前,右腳後。 (3)左掌掐右掌指尖,頭向右看,左腳前,右腳後,雙掌交合齊向左右腳相提左腳前(如圖36——43)。 (4)左腳向右後方撤,右腳隨同一齊移動,如此六次。 (六)絲字訣 (1)雙腕相合,掌分開,左右鏇轉做滾手法,由左至右。 (2)連環滾動,左右、上下、前後,交替相繼變纏絲與解脫,連點連按,解脫拆卸。 (3)雙腕相分左右提,足鏇如圓,身自起(如圖44——49)。 (七)困字訣 (1)曲膝半蹲,右掌直伸胸前,左掌向後抵至天宗穴。 (2)左右交替步,步為弧形,掌指朝上;掌心向前,挪步轉身插左掌,右掌相繼抵至天宗穴。 (3)左右半圓連環應變步,如前之勢相繼變動,前掌指同鼻相對,肘部與膻中相對,小指對腎(如圖50—61)。 (八)纏字訣 (1)雙肘相併作纏法,兩足也相繼運轉。左足提起,兩肘抬起,轉身扣步,左腿曲膝,右腿相繼交換。 (2)左肩抵膝,右肘直向,肘沖天勢,左腿曲膝作前後,右足曲膝立襠間。 (3)右肘朝上,左肘朝下,前後運轉,掐肘鉤胸,左肘上揚,屈步進腿。 (4)雙肘齊並在胸前,左肘向前作抵勢,右肘上揚,兩腿交替進退,雙肘相對,左肘右足成一線。 (5)左足向前與右肘相對,左肘右足成一線,左右高低成一式,依肘做纏法(如圖62—79)。 (九)繞字訣 (1)兩肘相併略彎,雙臂平伸掌向前,曲膝並足坐馬式,鏇指為繞,運氣達指尖。 (2)十指鏇繞要慢,肩向後掌在前,此時用指慢慢按,不計次數(如圖80——85)。 (十)卸字訣 (1)左臂前伸掌在先,右臂後伸掌需翻,提左腳向前一步,腰足背掌成一線,不可聳肩前探,頭胯足成一線。 (2)提右腳、踏步,隨即左腳前進一步,再進右步半蹲下勢,左掌下穿,右臂後揚。 (3)提右腿,右臂前伸,左掌後揚,落步,左腿向前,左掌隨即前運,右臂後揚,如此三次。 (4)提左足,伸左臂,揚右臂於後,落步,進左步,左掌下穿(如圖86——97)。 (十一)按字訣 (1)雙掌向前推按,下蹲成馬樁。左右橫開成一字。 (2)左掌前按,右掌在胸前,擰身轉掌雙按。再進右步橫開成一字,雙掌兩側開按。 (3)再按左掌、右掌與胸前,與上勢同。 (4)雙足一線,轉體、按雙掌、後撤右腿,轉身再橫開左腿,雙掌向兩側按。 (5)再撤右腿,雙掌向前按,再橫開左步.雙掌向兩側按。 (6)下坐成馬樁,雙掌向前按出(如圖98—l09)。 (十二)拆字訣 (1)雙足並齊,兩腿略彎,兩臂弓伸,掌指向前。 (2)兩臂弓伸在胸前,手十指慢慢纏繞翻擰。 (3)開步成馬樁,雙肘貼肋向後撤,兩掌由腋下穿出翻擰纏繞。 (4)向左鏇,進右步,回掌,訣法為:“有順則拆困在內”(如圖110一l13)。 (十三)點字訣 (1)左腿微曲,提右腳,探右手,左掌收在右肩前。落步,提左腿,右臂上揚,左掌下切。 (2)進左步,左掌向前下切,右掌由前向下、向後劃出。 (3)曲膝半蹲成抱球式,右手上,左手下,左步在前。 (4)右轉身,左手向前點出,右手隨身後揚。撤左步,左轉身,俯身下切左掌、右掌指天。隨即翻身180度。右手下點於左側、左右手上點於左側。 (5)藏身匿影並步,再開步,半步提膝右掌前點出。進步成弓式樁,右掌下按點。左手合於右肩部。 (6)進步坐盤,雙手相合扣點,提左腿,揚右手,點左手,落左腿,右手由上向下點出,左手合於身體右側。 (7)進左步,左手由側向前點出,右手由上回落於右側,再收左腿,左手收回,指向於天,右手後揚。 (8)左手由上向下俯身點出,右手後揚,撤右步,進左步,右擰身,右手向右側橫點,左手相應向左側點出,再撤左步,揚右手,立左掌。 (9)腿右步,成橫開弓步樁,右手下點,左掌揚起成斜飛勢。重心移至右腿,雙掌相合,隨即擰身成弓樁,雙掌相合於膝前(如圖114——135)。 (十四)順字訣 (1)收左步,轉身成馬步樁,雙掌分別按於體兩側,雙掌向外劃弧。收至胸前,成掌心向下,掌指朝前。 (2)提左腿,右手向後運,再轉至右側,左掌置於體右側。 (3)向前落步,翻運雙掌,置左掌於前,右掌於後,左掌下劃,右掌後劃上翻置於頭頂,掌心向上(如圖136一140)。 (十五)鏇字訣 (1)右掌向前下劃翻掌,左手上運相合,成雙爪抓球,重心右移,左手向下劃,右手外翻,隨即向身體左側擺出。 (2)正身成馬步,左手向後劃出,右手也向後劃出,相合與胸前,半式相開掌抓球。 (3)蹲身下式交抓球,起身雙爪於兩側平劃雙圈,隨即向身體右側擺出,再回身向左側擺出(如圖14l—147)。 (十六)流字訣 (1)屈弓半蹲,左手反劃向前出,右手於胸前反劃下置右側。 (2)左手反回向後劃與右手相合於體右側。隨即雙臂掄起由右側劃落,右手前、左手置於腹部,再向上向後掄右臂一圈,右手置於頭頂(如圖148——151)。 (十七)合字訣 (1)身體下蹲,成馬樁,右手下落,雙掌置於兩側, (2)起身,兩手平開,向上托球,頭向上仰,雙掌由後向前在頭上劃一圈,出左腳,走無極圈,再回身相轉,雙手下落,掌心向下,成馬么樁(如圖152一156)。 (十八)晦字訣 (1)雙手下落,再由兩側,翻掌划起至頭頂,相合。 (2)雙手分開,向左右兩側下劃,再由胸前出至頭頂。隨即雙手下落,雙手合於腹部。(如圖157—160)。 無極拳十八字訣中包含十六種自然景象,即:風、寒、暑、濕、燥、火、霧、雷、閃、電、雨、雪、冰、霜、虹、露;二十七種脈象,即: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芤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潔、代;三十種人體形骸,即:頭頸肩肘腕胯膝腿指掌足踩腰胸筋骨氣血皮肉心肺肝膽脾胃腎膀胰臍。修煉此拳可達修心、養性、強身健體,以天煉人,與宇宙相合,是防身自衛的一種高級拳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