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城隍廟

無極城隍廟

廟院內現存距今7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城隍廟;鐫刻著無極籍將軍田永清歷經20餘年精心收集的當代270多位書法大家、著名人士墨寶的“聞雞起舞”碑苑。矗立著無極籍著名雕塑家郭寶寨的石雕作品“聞雞起舞”和“洛神”。

簡介

“西漢置縣以降城之內曾造寺廟庵祠多處,惜相繼圮毀,僅存城隍一殿歷滄桑而巍然,得民眾之珍愛,列為重點文物妥加保護。城隍廟建於元皇慶元年,原廟布局有鐘樓、拜殿、中殿、後殿、走廊,門前矗漢白玉牌坊,蔚為壯觀。 清康熙四十九年,春二月,愛新覺羅·玄燁南巡駐蹕無極,曾來城隍廟拈香祈禱。

..

悲夫!巧構妙築之城隍廟大部毀於日本侵華之戰火。惜乎!精美絕倫之玉石牌坊片刻搗坏於文革國難。
城隍殿因所謂樣板戲排練之場,倖免於破四舊之災。然年久失修,殿前凹陷、牆傾門頹、 梁朽椽爛、磚殘瓦破,岌岌乎,如風燭累卵之勢也!” 急文物之難,知官資拮据,得縣府官員恩準,司何氏書月與張小三倡導諸善士墊資籌款, 於一九九七、二00五年兩度主持修葺,固以牆壁殿基,換以殿瓦門窗,堅以樑柱,新以粉飾,殿像毀而重建。
————摘自於城隍廟重建碑記
雄峙於無極城內無極路北側的無極城隍廟,占地五畝余,是曾經有一定規模、建築完善的千年古剎,多少年來,招來無數香客遊人前來憑弔、祈禱。舊縣誌載;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春二月,康熙巡省曾駐無極二日,到此一游。提起城隍廟,不妨這裡先從城隍談起。城隍,本意是道教傳說中守護城池的神,後來被民間升格為陰曹地府里的全權大使,被委派到各府州縣管理該城陰間事宜的地方官神,主要業務系勾魂奪命,並審查人魂,作種種發落。城隍廟在我國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位置,對研究民俗文化有著積極意義,是我國奉行信仰自由政策的一個例證。

歷史及建築風格

無極城隍廟於(元)皂慶元年(1312年)建,以後歷代都進行過擴建修飾,使廟園建築已渾然一體,古香古色的亭台、
無極城隍廟無極城隍廟
.殿閣與蒼翠繁茂的松柏相映,古樸壯觀,氣勢不凡,那十多處雋永的楹聯、匾額、碑記,那響震全城的古剎鐘聲,給人以蒼涼悲壯之感,登上鐘樓眺望,正與東面之書院、西面之文廟、縣署、南面之興國寺、北面城牆上之天花樓遙相呼應,形成一片古建築群落,很是壯觀。在門前寬闊的廟台前,豎立著兩根三丈多高的雙拱斗大旗桿。四通高大的龜馱石碑,分列廟台兩旁。最引人注目的是門口左右的兩個馬僮。牽著高頭大馬栩栩如生。邁進大門,頭頂是建築雄偉的高台戲戲樓。踏上舞台仰視,但見四周十數個猶如龍頭的木料結構,新穎別致,玲瓏美觀。尤其是樓角下面的垂柱,構成了向上翹起的飛檐。1920年重修後,雕樑畫棟,煥然一新。城隍廟正殿高約15米,黃綠色琉璃瓦蓋頂,正脊和四角脊物有獅子滾繡球和龍騰鳳舞,四面飛檐垂有銅鈴,每當風起,鈴聲悠揚悅耳,清脆動聽,大殿正面是正襟危坐的城隍爺和城隍奶奶,氣宇軒昂,造型端莊,另外還有十餘座塑像,他們有石雕、有木刻、有泥塑有陶製,造型生動,形態各異,維妙維肖。後來城隍廟大部建築被拆,僅存現在的後殿。上世紀五十年代,縣政府把廟園修建成廣場,無極縣各界千餘人慶祝新中國成立的大會和全縣首屆物資交流大會,都是在這裡舉行的。1956年政府投資3.7萬元,在廣場上興建起人民禮堂,在世紀末,禮堂被拆,建起了“街心公園”,新建了走廊,載種了松柏樹,並多方集資將城隍廟修繕一新,使這座古建築得到保護。廟院內現存距今7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城隍廟;
鐫刻著無極籍將軍田永清歷經20餘年精心收集的當代270多位書法大家、著名人士墨寶的“聞雞起舞”碑苑
矗立著無極籍著名雕塑家郭寶寨的石雕作品“聞雞起舞”和“洛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