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為

無所不為

無所不為,漢語成語,出自《三國志·吳書·張溫傳》:“揆其奸心,無所不為。”指什麼壞事都乾或者乾盡了壞事。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成語】: 無所不為

【拼音】: wú suǒ bù wéi

【解釋】: 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乾或乾盡了壞事。

成語典故

1、 《三國志·吳書·張溫傳》:“揆其奸心,無所不為。”

2、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今專務遊蕩,無所不為,老夫所以憂耳。

3、明 施耐庵《水滸》第六回《九紋龍剪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他兩個無所不為,把眾僧趕出去了。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wsbw

【近義詞】:無惡不作、為所欲為、靡所不為

【反義詞】:循規蹈矩、安分守己

【燈謎】: 室內作業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什麼壞事都乾

【英文】: stop at nothi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