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靈魂的自由

本書除了品評村上每篇作品所蘊含的藝術特徵、心靈信息和精神趨向外,還連續提取了其較為典型的生活細節和創作思想的變化軌跡。縱向讀之,未嘗不可視為村上傳略和創作譜系;橫向讀之,又是相對獨立的文本解讀或作品各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為了靈魂的自由為了靈魂的自由

靈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樹始終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本書貫徹始終的主調。

作者林少華,從1989年翻譯《挪威的森林》開始,浸淫村上文字已達二十年之久。他總共翻譯了村上38部作品,是中國翻譯村上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本書除了品評村上每篇作品所蘊含的藝術特徵、心靈信息和精神趨向外,還連續提取了其較為典型的生活細節和創作思想的變化軌跡。縱向讀之,未嘗不可視為村上傳略和創作譜系;橫向讀之,又是相對獨立的文本解讀或作品各論。

語言動人心弦、平緩舒雅;既有深到作品靈魂的剖析,又有淺到表面詞句的錘鍊。是一本自開始閱讀瞬間就能讓人忘卻現實時間、不忍釋手的評論詞話。

作者簡介

林少華,著名文學翻譯家,學者。祖籍山東蓬萊,生於吉林九台。畢業於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曾在暨南大學、日本長崎縣立大學任教,現為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兼任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青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外國文藝》編委等職。居青島。著有《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鄉愁與良知》等。譯有《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及《心》《羅生門》《金閣寺》等日本名家之作凡五十餘種,廣為流布,影響深遠。無論翻譯或創作,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思之美始終是其明確的指向和追求,篤信美的不二與永恆。

編輯推薦

嗅不到泥土和血液的氣息,而是一種恍如淫靡與甘美交織在一起的羈絆;

微妙的意趣,優雅而抒情的世界,別有韻味的含蓄;

有浪漫的可能,但戛然而止;

宿命而優雅的嘆息;

殘忍也溫情。

——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書盡青春的惶惑與茫然。

宣傳語

日本文學翻譯巨匠林少華品評村上春樹的唯一專著!

首次最細緻、最深刻地揭秘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

中國翻譯村上作品第一人,帶你重溫小河蝦纖細觸角刺破淚腺般的感動,體味靜夜如水月光遍撒周身的溫馨,穿過四顧茫然的青春沼澤,尋找挪威的森林深處那嫻靜典雅而澄澈晶瑩的愛。

疏林入畫、洗鍊幽美;精細如雪地白梅。循著村上式的林少華,體味林少華式的村上……

目錄

長篇小說

《且聽風吟》:出手不凡的處女作

1973年的彈子球》:村上或“我”在尋找什麼

《尋羊冒險記》:村上的“冒險”和羊的隱喻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雙線推進的“正面突破”

《挪威的森林》:永遠的青春風景

《舞!舞!舞!》:無可奈何的獨舞

《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有什麼

《奇鳥行狀錄》:從“小資”到鬥士的“編年史”

《斯普特尼克戀人》:同性戀故事與文體“突圍”

《海邊的卡夫卡》:命運、“異界”與精神救贖

《天黑以後》:另一種形態的“惡”

《1Q84》:不要進入“精神囚籠”

短篇小說

去中國的小船》: 小船上搭載的什麼

《百分之百的女孩》: 能從這裡見到“阿Q”嗎

《螢》: 非現實中的現實

旋轉木馬鏖戰記》: 徒勞中的轉機

再襲麵包店》: 失蹤的不僅僅是象

《電視人》:“我”或主體性的迷失

《列剋星敦的幽靈》:孤獨並不總是可以把玩

神的孩子全跳舞》:地震之後的“地震”

《東京奇譚集》:是奇譚又不是奇譚

隨筆•遊記•其他

村上朝日堂”系列隨筆:村上隨筆特色及其個人特色

《日出國的工廠》:村上眼中的日本及日本人

《邊境 近境》: 村上十五年前的中國之行

《談跑步時我談什麼》:身體與文體之間

附錄Ⅰ

為了靈魂的自由——我所見到的村上春樹(訪問記)

村上春樹作品在中國的流行及其原因(講演)

文體的翻譯與翻譯的文體(講演)

之於村上的“高牆”與“雞蛋”(訪談)

附錄Ⅱ

村上春樹:“高牆與雞蛋“——耶路撒冷文學獎授獎講演

村上春樹:遠遊的房間——給中國讀者的信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文版序言

附錄Ⅲ

參考文獻舉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