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劑

灸劑,將艾葉搗、碾成絨狀,或另加其他藥料捻製成捲菸狀或其他形狀,供熏灼腧穴等患部的外用劑型。

灸劑:灸劑系將艾葉搗、碾成絨狀、或另加其他藥料捻製成捲菸狀或其他形狀,供薰灼穴位或其他患部的外用藥劑。

相關簡介

灸劑是中國發明很早的利用“溫熱刺激”的一種物理療法,灸劑早在《內經》中己有記載,《靈樞.壽夭剛柔篇》有“生桑炭灸巾以熨寒邪所刺之處”,清《醫宗金鑒》有神燈照法,此屬烤灸。灸制按形狀可分為:艾頭、艾柱、艾條三種,均以艾絨為原料所製得的。此外尚有桑枝灸、菸草灸、油捻灸硫黃灸和火筷灸等。

熨劑:熨劑亦為我國民間習用的一種物理療法的外用藥劑。其作用類似灸劑,但所用藥物與方法略異,熨劑主要用鐵砂,並配合一些治風寒濕痹的藥物,製法簡便,價廉,易於保存,無其他副作用。

《內經》記載“刺布衣者以火碎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此即用灸用熨有身體強弱之別,其共同點是使熱氣入內,宣通經絡,驅散邪氣。

釘劑:釘劑,系將藥物細粉加糯米粉混勻後加水蒸製成軟材,按要求分劑量後,搓成細長而兩端尖銳如紡錘形的外用固體製劑。其長度數2.5cm,重量0.06g。

公元1220年宋代魏峴《魏氏家藏方》有所記載,其製法與前述類似。

釘劑的製法類似糊丸,用法類似栓劑。它與線劑、條劑都是中醫肛腸科用於治療瘺管及潰湯性瘡瘍的一類製劑,如對痔瘡、頸淋巴結核、骨髓炎及瘡瘍等。近年來,有用此劑型治療早期宮頸癌的報導。

相關詞條

霉變煅炭粒密度
露潤離子透入劑臨界相對濕度
雷公炮炙十七法蜈蚣片露烏賊骨口腔用膜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