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灸

中國灸

中國灸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治病方法之一。將人能轉換成生物內能,激活人體經絡,調節肌體生理平衡,達到治病目的的一中內病外治方法。《漢書·藝文志》綜合古代治病方法為灸熨、針刺、湯藥三法,而灸法可廣泛治療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疾病。

中國灸——採用納米技術,打破傳統艾灸療法,無煙無火,接觸空氣,自體發熱,可溶性藥物原理,外用貼敷直達穴位,有效快速達到活血化瘀通絡的效果,對0~99歲人群各種急性病、慢性病、常見病、疑難病均可施治。

基本信息

中國灸

中國灸系列產品包括感冒灸、咳嗽灸、腹瀉灸、哮喘灸、鎮痛灸和艾針灸,其中感冒灸、咳嗽灸、腹瀉灸和哮喘灸統稱為兒童灸。中國灸——採用納米技術,打破傳統艾灸療法,無煙無火,接觸空氣,自體發熱,可溶性藥物原理,外用貼敷直達穴位,有效快速達到活血化瘀通絡的效果,對0~99歲人群各種急性病、慢性病、常見病、疑難病均可施治。
中國灸的優勢:
1.使用方便,輕鬆一貼
2.自動發熱技術溫控技術。
3.納米技術,有效吸收植物成分,滲入皮下2.5公分,透皮吸收,不經過血液循環和五臟六腑。
4.臨界溶解技術,35度以下是固態,35度以上融化,藥效長達6-8小時。
5.熱療,灸療,藥療,三合一,現代技術和古代技術的完美結合,無需吃藥就能一貼見效,純中藥成分,安全無毒副作用!最綠色、環保的治病方法

感冒灸的使用說明

【產品名稱】通用名:感冒灸【主要結構】感冒灸由自動發熱體和熱熔藥膏組成,其主要成份有:防風、細辛、白芷、川芎、蒼耳子、荊芥等。【適用範圍】使用於外感風寒所致感冒,表現有以下症狀:畏風惡寒、發熱無汗、渾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等症。【用法用量】外用,穴位貼敷。貼敷大椎穴,伴咳嗽較重者貼敷身柱穴,每8小時一貼。

咳嗽灸使用說明

【產品名稱】通用名:咳嗽灸【主要結構】咳嗽灸由自動發熱體和熱熔藥膏組成,其主要藥物成分有:麻黃、白芥子、細辛等。【適用範圍】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所致咳嗽不止、咳痰清稀、色薄白、畏風惡寒、微熱無汗、鼻塞流涕等症。【用法用量】外用,穴位貼敷。1.急性支氣管炎:貼敷身柱穴,每8小時1貼,4天1個療程。2.慢性支氣管炎:交替貼敷身柱穴、膻中穴,每日1貼,每貼使用8小時,4天1療程,一般通過4個療程的治療,即可有效控制支氣管炎的復發。

腹瀉灸使用說明

【產品名稱】通用名:腹瀉灸【主要結構】腹瀉灸由自動發熱體和熱熔藥膏組成,其主要藥物成分有:吳茱萸、肉桂、丁香、肉豆蔻、蓽澄茄、香附、胡椒等。【適用範圍】適用於急、慢性腹瀉、腹痛、腹脹、嘔吐及腸胃功能紊亂等。【用法用量】外用,貼敷神闕穴(肚臍)。1.急性腹瀉:每8小時1貼,4天1療程。2.慢性腹瀉、腸胃功能紊亂:每日1貼,每貼使用8小時,4天1個療程,每個療程時間停止使用1天,一般通過4個療程的治療,可有效控制腹瀉的復發。

哮喘灸使用說明

【產品名稱】通用名:哮喘灸【主要結構】哮喘灸由自動發熱體和熱熔藥膏組成,其主要藥物成分有:白芥子、細辛、生薑汁、甘遂、延胡等。【適用範圍】適用於寒性哮喘,症狀表現為:哮喘、氣急、胸悶、咳痰稀白等症。【用法用量】外用,穴位貼敷。1.哮喘急性發作期:貼敷大椎穴,每8小時1貼,4天1個療程。2.哮喘症狀緩解期:貼敷身柱穴、彧中穴,1周1次,每次1貼,每貼使用8個小時,6周1個療程,使用2個療程後,可有效控制疾病的發生。3.冬病夏治或冬病冬治方法:於夏季三伏每伏第1天、冬季三九每九的第1天貼敷身柱穴,每次1貼,每次使用8個小時。復發減少後,堅持此法治療3年,以求治本。

鎮痛灸使用說明

【產品名稱】通用名:鎮痛灸【主要結構】鎮痛灸由自動發熱體和熱熔藥膏組成,其主要藥物成分為蘄春陳艾等。【適用範圍】適用於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軟組織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骨質增生疼痛、腰肌勞損、痛經、胃痛等。【用法用量】外用,痛點(即阿是穴)貼敷。1.疼痛發作期:直接對痛點貼敷,每13小時1貼,至不痛為止。2.疼痛緩解期:繼續對原痛點貼敷,每天1貼,每貼使用13小時,4天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停用2天。一般通過4個療程的治療,可有效控制疼痛的復發。

發展歷史

2001年9月,“自熱灸療貼技術開發”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部“國家級星火計畫”專款支持;2001年12月,當時的國家科技部、國家稅務局、國家外貿部、國家質監局、國家環保總局聯合下文,認定“中國灸自熱灸療貼”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05年12月,中國灸系列產品通過歐盟成員國CE認證,獲得歐洲出口權,第一次走向國際市場;2006年4月,中國灸系列產品通過美國FDA認證,獲準在美國上市銷售;2007年12月,中國灸系列產品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火炬計畫”支持;2008年4月,中國灸系列產品獲得俄羅斯GOST認證;2009年12月,國家專利局批准“中國灸”為“發明專利”,標誌著“中國灸”是全球獨創的高科技產品。2011年9月,武漢企業聯合會、武漢企業家協會授予武漢國灸科技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付金龍“優秀企業家”稱號。

種類

咳嗽灸

單純的感冒引起咳嗽,直接咳嗽灸灸身柱。上呼吸道咳嗽屬於刺激性的,症狀咽喉瘙癢,不分白天黑夜的咳嗽,沒有氣喘,沒有痰,犯困有鼻涕,精神比較差,低燒一般在38度左右,食慾差,出汗後咳嗽會加劇,一般持續三到五天。

發燒咳嗽灸身柱,艾針灸湧泉或者合谷,超過38度灸湧泉,不超過38度灸合谷就可以了。如果孩子鼻塞咳嗽持續一周沒有好轉,可能為細菌感染,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支氣管炎引發的咳嗽為細菌性感染,多為感冒後引起的咳嗽造成的,兒童灸可以用,但是不如早期引發的感冒咳嗽灸的效果更好,支氣管炎剛開始是乾咳,後期有痰,並且劇烈咳嗽嚴重會氣喘,尤其睡後兩小時和早上六點左右咳嗽比較頻繁。

支氣管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剛開始治療效果明顯,容易除根,慢性就相對來說要慢一些,季節變化,空氣粉塵都會引發支氣管痙攣,呼吸不暢,家裡有寶寶不要吸菸,初起為乾咳,後期有粘稠黃的濃痰,氣急氣喘,呼吸聲粗糙,慢性支氣管炎2年之內不及時治療復發容易形成百日咳。

1.寒症支氣管炎為乾咳,白痰,咳嗽灸貼身柱加艾針灸灸合谷穴

2.熱症支氣管炎為舌苔發黃,黃痰,加灸魚際,曲池,如果比較嚴重再加個湧泉去火。、

3.乾咳劇烈,嗓子比較痛為風燥咳嗽,加艾針灸孔最,陰陵泉

4.痰多,白粘白沫痰,連聲咳,反覆發作,白天比較輕,夜裡比較重,咳嗽聲音比較重為痰濕性咳嗽,艾針灸脾俞,豐隆或者膻中。也可以再加咳嗽,也再加個陰陵泉穴

5.熱症痰濕性咳嗽,黃痰,舌苔比較黃,舌尖比較紅,除了用咳嗽灸以外,加艾針灸太淵,魚際,湧泉

6.寒症支氣管哮喘,咳嗽灸身柱,艾針灸定喘,風門,列缺,膏盲

7.熱症支氣管哮喘,咳嗽灸身柱,艾針灸定喘,膏盲,魚際,合谷,太溪或者湧泉,有炎症加曲池。

8.小兒肺炎咳嗽灸身柱,艾針灸大椎,膻中。伴有發燒灸湧泉,合谷,如果肺炎嚴重面色發暗不要用兒童灸,直接送醫院。

9.小兒過敏性咳嗽症狀:咳嗽劇烈,反覆發作,陣發性明顯早晨發作,小孩哭鬧時,打噴嚏時,痰少,夜間咳嗽比白天多,花粉季節,咳嗽時間長久可能持續到三個月,建議隔離過敏源,去醫院檢查是否有家族過敏史,防止最後有哮喘。建議用兒童灸灸身柱穴,艾針灸曲池,血海,這兩個穴位都是抗過敏的穴位。

1.滯痰期:乾咳。

2.動痰期。

在臨床中,孩子咳嗽的調理一般有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微咳,乾咳期,也就是咳嗽初期,這個時候是聽不到痰音的,貼灸後,開始聽到有明顯的痰音。

第二階段:動痰期,一般持續3到5天后。

感冒灸

寒症感冒:感冒初期流清水鼻涕,打噴嚏。感冒灸貼大椎穴。

1、如果出現鼻塞症狀,用艾針灸迎香,合谷,迎香灸20分鐘後拿下來再灸合谷,效果一樣跟經濟。

2、伴有發燒症狀就合谷或者湧泉,高燒灸湧泉,燒的不是很高灸合谷穴。

3、感冒發燒頭痛流鼻涕灸湧泉,迎香,合谷。

4、感冒伴有輕微咳嗽,感冒灸身柱,想要效果更好再加上艾針灸灸大椎。

5、感冒伴有發燒咳嗽,先判定是不是扁桃體發炎,如果不是,用感冒灸貼身柱,艾針灸灸湧泉,孔最穴。

6、感冒伴有喉嚨痛,感冒灸大椎,艾針灸天突穴

熱症感冒

1、黃色鼻涕,黃痰,舌苔發黃,艾針灸要加灸湧泉穴,孩子比較小就灸太溪,將熱症往下引。

2、發燒不退或者扁桃體發炎,艾針灸曲池,湧泉。、

3、伴有頭痛灸印堂和太陽穴。

4、痰濕痰比較多頭昏胸悶感冒灸大椎,艾針灸灸肺俞,足三里。有的小孩還對灸,尤其是咳嗽灸不管是直接灸還是隔物灸皮膚都會出現紅疹紅疙瘩等藥物過敏,不介意用灸。有的孩子如果咳嗽的非常厲害,撕心裂肺的咳嗽有可能是因為肺部吸入異物,這個要判斷下。

腹瀉及腹瀉灸

1、虛寒泄也稱慢性結腸炎,經常吃冷的食物,或者吃刺激性的食物,就會腹痛腹瀉,病程長,療程加長,成人8天一療程,3-4療程,小孩4天一療程2-3療程。貼敷神闕。

2、風寒泄:風寒泄是腹部受寒所致,便便泡沫狀,綠色不成形。虛寒泄便便也是不成形,但是不發燒。腸鳴音增多,稍帶腹痛。貼敷神闕。

3、傷食泄,飲食造成,雖然也是蛋花狀,雖然臭,但是不是很腥很臭那種。有食物殘渣,嬰兒會出現奶瓣,酸臭,腹痛,泄後減輕。貼中腕穴。

4、濕熱泄,便便蛋花狀,顏色發暗,濃血便不可以用腹瀉灸,同時伴有發熱發燒,腹瀉痛,糞色黃褐,氣味臭,肛門熱紅腫等症狀。不建議用腹瀉灸。

5、輪狀病毒感染必須去醫院才行。

6、腹瀉灸也可以灸命門,補陽氣,同時對腰疼,急性腰扭傷也有效果。腹瀉灸,經期,妊娠期不要用。

鎮痛灸

藥物成分
以活血的藥物為主,作用是以活血狀為它的主要作用。鎮痛灸發熱為是13個小時。

與西醫的區別

1、服用鎮疼類的藥物,會產生成癮性,同時會引起肌肉的呼吸抑制。

2、激素類的藥物,會引起骨質疏鬆。

3、減熱疼痛劑,在藥性很強的時候阻斷你疼痛的感覺,,也就是治表不治,不良反應如:胃腸道的反應和腎臟。

鎮疼灸原理

不抑制疼痛因子的產生,把已經產生的非炎性的物質,通過灸療、熱療、藥療把局部的血液循環加快。

現狀

中國灸中國灸

中國灸是類似一個口罩的貼劑,一共分兩層,第一層是藥物層,第二層是發熱和恆溫層,可以長達12-16小時恆溫,溫度可通過溫控貼減少氧氣的進入而達到調節目的。 包括前列腺灸 腰痛灸 感冒灸 痛經灸 頸椎病灸 哮喘灸 風濕灸 強腎灸 活血壯骨灸 肩周炎灸 胃炎灸 咳嗽灸 便秘灸 結腸炎灸 冠心病灸 足療灸等等。。其作用機制是:一方面因為自動發熱的“中國灸”為人體提供了能量,從而激活免疫因素,增強了治病的白細胞的數量,增強了中性粒細胞和巨細胞的吞噬活性,並使其吞噬功能增強;另一方面,熱量使得皮膚表面的毛孔擴張,使大量受熱後溶解出來的藥物分子可以快速透到皮下,利用最短的經路路徑,直達病變位,不經過無關器髒,從而不對五官器髒產生任何毒副作用。

施灸方法

一、骨骼和肌肉的病變:關節、脊柱、肌肉

1、脊柱:頸椎、腰椎、胸椎(頸椎、腰椎的發病率很高,都有單獨支撐部位,都是向前彎曲的),從頸椎上第3節—7節都是好發疾病的位置,以大椎為主(頸椎第7節),或大椎以上的位置都可以用我們的鎮疼灸貼服,不局限於大椎穴。

2、以手臂上面的:上肢、前臂、手脂尖的酸、麻、腫、脹為主要症狀,或帶有這些症狀:如放射到手脂尖(任何手脂尖):在大椎附近施灸,或大椎向上1—2個椎體的部位。如果沒有放射到手脂尖,我們進行施灸從第3椎開始很容易壓迫神經、血管,壓迫神經是麻,壓迫血管是頭暈、目眩、噁心、嘔吐,所以用鎮疼灸在我們上原的後發基線進行施灸,是很好的可以緩解症狀

3、落枕的人:不能動的一側的肩井穴附近施灸

4、肩膀附近到頸肩部位:用艾針灸同時施灸肩井穴,用鎮疼灸在頸部先找上半部或下半部的問題:如放射到上臂的三角肌(打預防針的部位):灸三角肌的直點進行施灸,或曲池穴。如放射到前臂、手脂尖:手三里穴(同時這個穴位可以判斷是否有神經壓迫,直接用手彈撥這個穴位會有酸麻腫脹的感覺)。

5、生理曲度變淺或反弓的現象,會影響神經和血管,引起睡眠不好或多夢:大椎或大椎以上的穴位進行施灸。

6、肩周炎:年齡在50歲左右,男性(陽虛),女性(內分泌失調)

男性:鎮疼灸灸於肩膀部位,同時腹瀉灸灸於命門穴,補陽氣

女性:鎮疼灸灸於肩膀部位,配合艾針灸灸於雙側的三陰交穴,調理內分泌

動作1.手臂上舉有疼痛或舉不上來:灸肩峰

動作2.手臂繞舉摸對側的耳朵,如果有疼痛或舉不動或不舒服:灸肩夾骨的附近

動作3.手背後背摸對側的肩夾骨,如上不來:灸鎖骨的外側的下方凹陷處

切記:只有肩關節施灸都是放在晚上貼,白天運動,在貼灸前和灸後都要做15-20分鐘的運動。其他都是白天和晚上都可以。

7、退形性的病變:骨質疏鬆、骨質增生、軟組織的損傷

1、腰椎:骨骼和肌肉的問題

骨骼的問題:椎間盤突出、鈣化,引起椎管里的神經和血管受到壓迫,下肢的疼痛多見,或下肢酸麻腫疼的疼痛加重是可以用的,直接把灸施於病變的椎體。

腰椎病變的椎體一共有5節(從上到下1-5節),2腰椎為命門穴,第4腰椎,在盆骨(髂骨)最高點,髂骨的兩側平行到腰椎的中點,就是第4腰椎。

腰椎的病變,一般不按壓是沒有疼痛點。只要找準第幾腰椎的位置,直接施灸。

2、坐骨神經痛,有可能是腿上面的痛,同時伴隨有臀部的疼痛

如疼痛在臀的部位,在腰椎上面找到最痛的點用鎮疼灸,在臀部的環跳穴用艾針灸。

如疼痛在腿的部位,外側:陽陵泉穴用艾針灸,後側:委中穴用艾針灸,上下同時施灸。

3、風濕類關節炎,骨質增生、疏鬆、骨刺、損傷、滑膜炎等關節類疾病,直接把鎮疼灸貼到關節的附近

腕、肘關節:出現腱鞘炎,直接把灸包裹在手腕部位,或肘關節部位。

膝關節:除了不要把藥片貼在膝蓋骨以外,就在它的上下左右灸都可以。

所有的骨骼和肌肉的病變:4-6天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1-2天

慢性的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等:3-4個療程,效果是很理想的

急性的扭傷、拉傷等:有腫脹或淤血的要等冰敷過後24小時,沒有冰敷要等48小時後

8、胃疼、胃脹氣、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直接施灸中脘穴

胃病:各種胃炎都可以施灸(前提:有沒有黑變,有黑變是說明有出血,這種情況什麼灸都不能用)

三、痛經:每個例假周期4天用灸

6-12個周期是可以調理過來的(周期:來例假的第1天-下月例假來的第1天,算是一個周期)連續用6個周期(24貼),慢的話12個周期(48貼),就可以調整好。

注意事項

有熱症、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扁桃體發炎、必須配合艾針灸才行,兒童灸單獨用可能會加重病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