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眶雀鶥

灰眶雀鶥

體型略大(14厘米)的喧鬧而好奇的群棲型雀鶥。上體褐色,頭灰,下體灰皮黃色。具明顯的白色眼圈。深色側冠紋從顯著至幾乎缺乏。與褐臉雀鶥的區別在下體偏白,臉頰多灰色且眼圈白色。

基本信息

簡介

灰眶雀鶥(Grey-cheeked Fulvetta)
雀形目 鶯科 雀鶥屬
畫眉科雀鶥屬的一種,俗名: 白眼環眉、 山白目眶。
分布於緬甸寮國中國大陸越南泰國台灣。該物種的保護狀況被評為無危。
灰眶雀鶥的平均體重約為15.5克。棲息地包括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低地林、亞熱帶或熱帶的高海拔疏灌叢和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山地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

外貌特徵

體型略大(14厘米)的喧鬧而好奇的群棲型雀鶥。上體褐色,頭灰,下體灰皮黃色。具明顯的白色眼圈。深色側冠紋從顯著至幾乎缺乏。與褐臉雀鶥的區別在下體偏白,臉頰多灰色且眼圈白色。
虹膜-紅色;嘴-灰色;腳-偏粉。
鳴聲為甜美的哨音ji-ju ji-ju,常接有起伏而拖長的尖叫聲。受驚擾時發出不安的顫鳴聲。以"呸"聲易吸引此鳥。

分布範圍

中國南方及台灣,緬甸東北部、東部,印度支那北部。
常見留鳥於中等海拔區。亞種見下:
湖北亞種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davidi),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甘肅陝西四川貴州湖南福建、雲南(鹽津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湖北宜昌。
雲南亞種(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fraterculus)。分布於緬甸、寮國、泰國以及中國大陸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禪邦。
南亞種(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hueti),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廣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
指名亞種(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morrisonia),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又名繡眼畫眉。分布於台灣本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
海南亞種(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rufescentior),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
滇東亞種(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schaefferi)。分布於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貴州、廣西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東南部彌勒地。
滇西亞種(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yunnanensis)。分布於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點蒼山。
常與其他種類混合於"鳥潮"中。大膽圍攻小型鴞類及其他猛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