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荊

火荊是山區極為普遍的野生荊棘植物,春華秋實,豆大的果實綴滿枝梢,入秋鮮紅的顏色映紅山崗,隨處可以見到。火荊的果實成熟以後可以吃,但又酸又澀很噎喉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火荊,一般稱火棘,少數稱火荊。它是山區極為普遍的野生荊棘植物。
學名:Pyracantha fortuneana(火棘)
別名:火把果、救軍糧
科屬:薔薇科火棘屬常綠灌木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鈍圓開微凹,邊緣有鈍鋸齒。花白色,由多鏵集成復傘房花序。花期4月-5月。果近球形,深紅色。果期9月-11月。

栽培技術

播種或扦插繁殖,播種於果熟後即采即播

園藝

可配植於庭前、牆隅、道路旁、水邊,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同時它還是沙漠及荒山造木樹種。

價值

火荊的果實成熟以後可以吃,但有點酸澀。果實可生食或加工果脯、果仁可供食用及藥用

傳說

火荊也有人稱為“救兵糧”,傳說太平天國時,翼王石達開餘部兵乏川滇,缺草斷糧,就將這不起眼的果實採收起來磨碎後充作軍糧,救了軍需之危,民間就有人將俗稱的“豆荊糧”改稱“救兵糧”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