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保山

荊保山

荊保山,男,山西省平陸縣國營林場護林員,1952年7月出生,1971年7月入黨,高中文化。 荊保山曾是一名在青藏高原保衛國家重要輸油管道的管線兵。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荊保山,男,山西省平陸縣國營林場護林員,1952年7月出生,1971年7月入黨,高中文化。

荊保山曾是一名在青藏高原保衛國家重要輸油管道的管線兵。他1970年入伍,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一乾就是17年,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團以上嘉獎。1987年轉業分配到運城市平陸縣國營林場雲蓋寺望台工作。

在海拔1460米的雲蓋寺�望台上,荊保山守望著10萬畝油松,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孤寂和艱辛,如釘子般深扎在山頂,把一生最美好的24年奉獻給了中條山和護林事業。24年來,他共清查各類進山人員2萬多人次,發現並消除火災隱患50多次。為確保山林安全,荊保山每年除了下雨天請兩三天假外,從沒有離開過山林,也沒有回家過過一個團圓年。

人物事跡

“我與大山有剪不斷的緣分!”

1970年冬,18歲的荊保山當兵去了幾千里之外的唐古拉山。1987年,荊保山轉業被安排到家鄉的平陸縣國營林場工作。就這樣,荊保山來到了位於中條山腹地、海拔1460米的雲蓋寺林區一個破破爛爛的�望台。

面對眼前這個破敗簡陋的“家”,荊保山後悔了。原想轉業回來後好好孝敬父母、照顧妻兒,沒想到又來到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但當第二天一早登上�望台,看著漫山遍野、鬱鬱蔥蔥的松林時,他又告誡自己:“保山啊,這林子可是平陸幾代人的心血,你一定要把它看好!”“媽媽,我叫保山,從唐古拉山到中條山,我與大山有剪不斷的緣分!”他這樣安慰年邁的母親。“危險再大我也不能退縮!”

1999年2月2日,荊保山發現責任區外的小嶺村有火情,向林場報告後,迅速趕往火災點與土地廟滅火隊員合力滅火。山高風大,火勢兇猛,荊保山與2名隊員逆火衝出,另外3名隊員卻永遠留在了山里……

24年來,荊保山還無數次地與狼、狽、熊、野豬相遇;多次在山上病倒,自己熬草藥治療;多次遇大雪封山,斷水斷糧,靠吃野菜和雪水渡過難關。但困難沒有嚇倒荊保山,卻更加堅定了他護林的決心。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危險再大我也不能退縮!”

“看山護林是我永遠的責任”

長年在山上工作,加上煤氣中毒後遺症,荊保山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肺氣腫等疾病。即便如此,他隔三岔五就到山下挑水,大桶挑不動,就挑兩個半桶。由於坡陡路滑,經常是好不容易到了山頂,水卻灑了大半桶。

組織上見他年齡大了,多次想為他安排輕鬆一點兒的工作,但他卻堅持留在山上。他捨不得離開那片熟悉的山林。他在日記里寫道:“護林看山是我永遠的責任。”

“為黨做事吃點苦沒啥”

荊保山熱愛學習,勤于思考。他常說:“人在山上,心要向黨。不學習,咱還算啥黨員。”24年來,他記錄了厚厚20本巡山記錄。

利用自己在部隊學到的修理技術,荊保山經常自帶工具和配件,義務為林場40個分散的觀察點檢修滅火機、對講機、風力發電機、望遠鏡等護林裝備。檢修一趟下來,要步行300多公里,但他總是說:“咱一個護林員,能為黨做事吃點苦沒啥!”

在多年的巡山和火情觀察中,荊保山積累了一套荒火、人為火、雷電火的豐富的識別經驗,其火情報告的準確率令人信服。24年來,他不但確保了責任區內的山林安全,還多次在第一時間發現並上報責任區外的火情,受到各級林業部門的嘉獎。

獲獎記錄

2010年被中共運城市委組織部表彰命名為“時代先鋒”,

2010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1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1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