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筒樹科

火筒樹科

火筒樹科植物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羽狀複葉,花組成傘房狀聚傘花序,綠色、黃色紅色或紫色,花冠4-5裂;果實為漿果,球形,成熟時為暗紅色。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菲律賓群島、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地。

基本信息

簡介

火筒樹火筒樹

火筒樹(拉丁名:Leea guineensis ),別名:番婆怨、祖公柴、五指楓、紅吹風。

火筒樹科全世界有18屬70種,分布於熱帶,原產於菲律賓群島,台灣產2種,火筒樹常見於恆春半島,蘭嶼及綠島濱海森林內,北部低海拔山區偶可見到。

補充:採取成熟果實以鹽或糖醃漬。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光滑無毛,莖枝脆弱,易折斷。葉為三至四回羽狀複葉,羽片及小羽片均為對生,小葉卵至披針形,邊緣有銳鋸齒,總葉柄基部膨大而成鞘狀以包住莖部,為其主要辨識法之一。花腋生,聚傘花序,又排成傘房形,雄蕊合生,花淡綠色,各部為5倍數,花萼淺5裂,花瓣三角形長橢圓狀,雄蕊合生。果實漿果,扁球形,外具不明顯縱向凹溝,嫩時紅色,成熟為紅褐色,種子5-6粒。

生長習性

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23-30℃,成長迅速,樹性強健,對空氣污染之抗害力中等,少見病蟲害。栽培土質以肥沃之砂質土壤為佳,排水需良好。

園林用途

可觀花、觀果,成熟的果子可以生食。

產地分布

原產地菲律賓群島。火筒樹科全世界有18屬70種,分布熱帶,台灣產2種,火筒樹常見於恆春半島,蘭嶼及綠島濱海森林內,北部低海拔山區偶可見到。

繁殖培育

種子繁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