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童

火童

《火童》是根據中國哈尼族民間傳說改編,由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4年出品的剪紙動畫美術作品。由王伯榮先生擔任導演,王沄 擔任編劇,王世榮先生擔任攝影,吳應炬先生擔任音樂指導 。 該片講述了遠古時候,妖魔搶奪走火種,哈尼族地區陷入黑暗;少年明扎繼承父志,在與妖魔爭奪火種的過程中,吞下火種化為火球後消滅妖精,用生命換來大地夜晚中光明的故事 。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火童 火童

遠古時候,妖魔搶走了火種,使哈尼族地區變成一片黑暗,五 谷不長,民不聊生。少年明扎(哈尼語中“火”的讀法)的父親為奪回火種,離家十五載杳無音訊。明扎決心繼承父志,

村中長老儒瑪得知後,祈求天地與山林賜予明扎以神力,送給他一把神弓,並告訴他兇狠無比的妖魔住在很遠的石門山。明扎告別親人,途經熱浪遍地的赤水谷,幫助了快要乾死的老樹根,老樹根為他指了路 。後來明扎來到冰雪世界,經受了山邊溪水化成的女子的考驗,沒有逃避,並且為其用神箭封住峽谷的風口。明扎到了石門山,隨後拾得父親留下的金竹刀,並見到無法恢復人型的父親,又遇見妖魔的鎮山虎在追逐一隻小羚羊。他救了小羚羊,並用家鄉水解除了魔法,使小羚羊變成了少女。原來她是天神的女兒,被妖魔所害。在少女帶領下,明扎深入洞底找到妖魔。 趁它熟睡時奪回火種,在與之周旋時不料被妖魔抓住。明扎立即把火種吞下,他的身體很快變成一個火球。妖魔被他用神箭消滅了,而明扎再也不能恢復人型。火球被少女帶回到了哈尼山寨,那裡的人民從此又見到光明 。

角色介紹

火童 火童
明扎 演員--- 配音---
勇敢的哈尼族少年明扎。明扎在長大後決定繼承爸爸的遺志,尋找火種。在得到老儒瑪的幫助後,它得到了神賜予的力量,後來在老樹爺爺和冰女的指引下,來到妖魔的住處,奪回了火種,可是自己也英勇的犧牲了。
火童 火童
天女妹妹 演員--- 配音---
善良勇敢的天女妹妹是天神的女兒,被妖魔施了魔法變成小羚羊。在明扎的幫助下變回人形,幫助明扎從妖魔手中奪回了火種。
火童 火童
明扎媽媽 演員--- 配音---
善良慈愛的明扎媽媽,得知明扎要繼承父志尋回火種時,為擔心明扎安全,極力阻止。依靠自己的勤勞,紡織紗布生活。
火童 火童
老儒瑪爺爺 演員--- 配音---
慈祥的老儒瑪爺爺是哈尼族的長老。在得知明扎要奪回火種的意念後,指引和幫助明扎去尋找火種。
火童 火童
虎妖 演員--- 配音---
老妖魔的手下。在明扎尋找火種的過程中阻攔明扎,後被明扎用神弓制服,被釘在石壁上。
火童 火童
老妖魔 演員--- 配音---
邪惡、力量強大的老妖魔。奪走火種,使大地陷入黑暗之中。最後,在與明扎的戰鬥中,被吞食火種,化為火焰的明扎消滅。

參考資料

主創人員

演員表

角色備註
明扎 勇敢的哈尼族少年
天女妹妹 天神的女兒
老儒瑪 哈尼族的長老
老妖魔 邪惡、強大的老妖

職員表

導演王柏榮
編劇王沄
攝影王世榮
剪輯李開基
美術設計劉紹薈
錄音詹磊
布景師常保生、張紀平
發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在早期美術電影的創作中,一批富有創新和探索意識的動畫藝術家, 開始嘗試將藝術的聚焦點投向影片的審美價值。他們著意用電影的、美術的、動畫的整體觀念,對美術片諸種造型因素進行新的審美觀照,力圖從中拓展出潛藏著的、未被前人發現的美感,從而使影片訴諸於觀眾的不僅僅是一個有趣的卡通故事,而是讓觀眾通過銀幕得到一種或纏綿徘惻,或悲壯激昂,或優雅秀麗, 或粗獷峻峭的審美享受;從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王伯榮先生等根據中國哈尼族民間傳說改編,導演剪紙動畫美術作品《火童》也是為了通過表現哈尼族的英雄— 明扎為民取火,捨身成仁的動人事跡,給觀眾以不同的審美感受以及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

參考資料

友誼·信任 友誼·信任

音樂原聲

明扎化為火焰 明扎化為火焰

動畫音樂

作曲
吳應炬
指揮陳傳熙
伴奏上海電影樂團

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中國電影金雞獎
  • ▪ 1985 第五屆 最佳美術片獎 (獲獎)
文化部1984年作品獎
  • ▪ 1985 優秀影片獎 (獲獎)
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
  • ▪ 1985 首屆 一等獎 (獲獎)

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光明之火 光明之火

播放信息

網路播放平台
1905電影網搜狐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雖然從藝術類別來界定區分,《火童·》屬於美術電影動畫範疇,但是從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留方式的角度來探討,此卡通片的意義和影響並非動畫影片形式本身這么單純。實際上它呈現出的是一部活生生的獨具哈尼族人民生產習俗的畫卷,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藝術的生動再現。正是因為此卡通片對於哈尼族人文的適時留存,使得此部影片即使在三十年之後給觀影者的留下的仍然是哈尼族群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文明。

對於至今仍葆有傳承生命活力的哈尼族藝術文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這部《火童》就是一部重現哈尼族非物質藝術文化的佳作,片中對於哈尼族文化中即將甚至已經消失不久的非物質文化現象藉以動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弘揚了民族藝術的同時更激發民眾期望了解哈尼族人文的熱情 。( 名作欣賞)

影片《蝴蝶泉》和《火童》的美感特徵是顯著而又各具特色的。由於動畫藝術家在創作中以巨觀的高度對美術片的題材、樣式、風格及諸種造型因素作的完整統一的審美觀照, 使影片在美術性、動畫性、電影性方面創出了新意, 並具有了較高的審美價值, 為中國美術電影園地增添了兩朵燦爛的花朵 。( 電影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