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蕨麻豬

火燒蕨麻豬

“火燒蕨麻豬”,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人民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它以皮脆、肉嫩、鮮香醇美而蜚蟲於世,為純樸而好客的藏族人民節日、喜慶款待賓客的珍饈。


基本介紹

火燒蕨麻豬火燒蕨麻豬
“火燒蕨麻豬”,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人民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它以皮脆、肉嫩、鮮香醇美而蜚蟲於世,為純樸而好客的藏族人民節日、喜慶款待賓客的珍饈。

菜品簡介

流行於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帶。以蕨麻豬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製而成。蕨麻豬為甘南草原特產,因當地人所飼養的豬常在草原覓食蕨麻(學名鵝絨委陵菜,其地下莖呈不規則塊狀,富含澱粉,味香甜,可作乾果食用,俗稱人參果),故名。此種豬肉質嫩而味鮮美,少脂肪。此菜的特點是皮脆肉嫩,味道特別鮮美。
蕨麻豬是甘南草原的特種豬種。這種豬以食蕨麻而名。它肉質鮮美,精肉極多,脂肉極少,是豬肉中的上乘美食。甘南藏族人民炙烤火燒蕨麻豬有獨特的工藝和韻味。他們先用棍棒打死豬,除去內臟和頭蹄,然後內塗調料,外裹泥巴,埋入無煙的牛糞火堆中炙烤,至泥呈褐黃時,豬毛隨泥巴脫落,即可放入大盤,配以佐料,用藏刀切割而食。肉嫩皮脆,鮮香無比。
“火燒蕨麻豬”,是烹製方法加原料而名。其法源於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炮豚”之法,是“實棗於其腹中”;“火燒”之法則是塗調料於腹,而且投入鍋中煮“三日三夜”。這是長期生活在草原上的藏族人民所創造的一種適宜草原放牧的獨特的生活習俗和食用方法。

製作方法

主料:蕨麻豬一頭(重約15公斤);調料:食鹽適量,花椒粉適量。 首先,將豬用木棒擊頭或宰殺,挖去內臟,洗淨頭、蹄,將食鹽和花椒拌和,塗抹到腹內,然後,將剖腹的刀口縫合起來,用泥巴糊抹豬的周身。其次,用牛羊糞堆起火堆,視不見煙時,將豬埋入火中,燒約3小時,扒開火將豬從堆中取出,雙手濕水,趁熱摩淨外殼上的泥巴,盛入大木盤內,席地而坐,用藏刀分割而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