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小籠包

灌湯小籠包

小籠灌湯包子是開封歷史悠久的名點之一。它是由北宋時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變而來,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以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鮮香利口而馳名。在開封吃包子,最有名的要數開封第一樓和黃家老店。


簡介

開封第一樓是一家百年老店。該店所經營的“第一樓小籠包子“,系傳統名吃,源於北宋東京名吃“王樓山洞梅花包子“。第一樓小籠包子造型優美,其形之“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小籠包子選料講究,製作精細。採用豬後腿的瘦肉為餡,精粉為皮,爆火蒸製而成。其特點是: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
小籠包子最初是由黃繼善主持經營的。他博採各家之長、製成的包子色白筋柔,獨具風味,很受食客讚譽。小籠包子原為大籠蒸製,後經黃繼善師傅的改革,成了十五個一屜的小籠包子。並對包子的面和餡,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如原來的面是由三分之一的發麵和三分之二的死面,後改為只用死面,不用發麵,使皮更薄,且不掉底。活面工藝要求頗嚴,要經過搓、甩、拉、拽,幾次貼水,幾次貼面的“三軟三硬”的過程,才能達到要求。包子餡原摻有肉皮凍,吃多了膩口,後去掉。又以白糖、味素調餡,去掉了甜醬,餡內只放薑末,不放蔥。打餡很下功夫,一直把餡打得扯長絲而不斷。小籠包子隨吃隨蒸,就籠上桌;其形:“提起一綹絲,放下一薄團,皮象菊花心,餡似玫瑰瓣。”
開封小籠包子現在已推廣至全國各地,鄭州、大連、瀋陽、太原等地都開設了開封包子館。來開封旅遊的國外友人和港澳僑胞,在飽覽了古城名勝之後,以能品嘗開封小籠包子為樂事,並給予很高的讚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