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上的房子:追尋建築大師萊特的腳印

第一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第1版 (2003年10月1日)
精裝: 234頁
開本: 24開
ISBN: 7108018942
條形碼: 9787108018946
尺寸: 20.2 x 18.4 x 1.6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成寒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士、英語教學碩士。曾經在台灣、美國、歐洲等許多地方居住,有著作《推開文學家的門》、《小錯誤,大發明》等。另有譯著《林徽音與梁思成--一對探索中國建築的伴侶》、《流動的饗宴--海明威回憶錄》等譯著在台灣、大陸兩地發表。

內容簡介

成寒寫的一本關於美國建築大師萊特的書《瀑布上的房子》,在國內出版了,相信一定會受到讀者的歡迎。萊特建築作品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雅俗共賞,是業內業外共賞。當然,欣賞的人多了,各行各業的都有,欣賞的角度和方面不會一樣,因此,共賞的同時不免有些批評。這種情況反映出萊特作品的複雜性和矛盾性,欣賞和批評同樣也一定會是複雜和矛盾的。每一種欣賞和批評都會幫助我們多一個角度、多一個方面去接近萊特,了解萊特。萊特是值得接近和了解的,我們需要各種各樣關於萊特的書。

媒體評論

自序 追尋建築大師萊特的腳印
夜幕漸低垂,路燈從遠處一排燃亮。沿著小逕行走,兩側燈柱呈連續弧形,上托一盞環中燈,像海浪一波又一波向前漫延伸展至小徑的盡頭。就在盡頭處,一座宛若沙漠中的紅褐色帳篷隱約浮現,恍惚間,我以為見到了海市蜃樓。
那種紅褐色即亞利桑那人口中的“沙漠玫瑰”(desert rose),是沙漠特有的顏色。在州立大學所在地——坦佩(Tempe),全城望去儘是這個色調。
那年秋天初抵美國念大學本科,年紀還算小,仍是個充滿好奇的College Kid,隨時以興味的眼光來探索周遭的世界。記得好像是開學的第二個周末吧,一位新認識的台灣男同學來電邀約,“禮拜六晚,甘米奇音樂廳(Grady Gammage Memorial Auditorium)上演《孤星淚》(Les Miserable),一道兒去看吧?”
節目在七點半開演,我們六點三刻出發。音樂廳遠在校園的另一角落,從學生宿舍閒閒散著步,穿過寬廣的校園及教育大樓,直到眼前出現一大片滋潤碧綠的草地,環繞著紅色的音樂廳。沙漠中竟也長出如此茂密的青草,倒令我覺得驚奇——校園裡就屬這片草地最綠。
甘米奇音樂廳是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萊特(FrankLloyd Wright)生前所設計,在他死後才完工的,紀念曾經任期校長十六年(1933一]959)的甘米奇(Grady Gammage)先生。
萊特到了晚年,對圓的外形格外鍾情,甘米奇音樂廳就是他打破直線式的企圖;又如古根海姆美術館(solomonR.GUggenheim MUSeUm)、 希臘東正教堂 (annunciation Greek
Orthodox Church)及菲佛之家(Bruce Brook Pfeiffer House),也是如此。音樂廳的上方,布帷式的裝飾及弧形天橋上的路燈,皆呈現繁複的花樣設計。為了讓建築與附近的沙漠景觀融成
一體,他設計了帳篷的造型,外漆沙漠玫瑰色,不由得讓人以為置身綠洲里,美中帶有嚮往。
後來我念完了大學,返台,又回母校念研究生,前後多年的光陰,我的青春年少幾乎是在亞利桑那成長的。那些年,進出甘米奇音樂廳不知多少回,曾經在那兒欣賞音樂劇《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cera)、《貓》(Cats)、《孤星淚》;也聆聽過小澤征爾指揮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布拉格交響樂團的演奏;布雷希特《三便士歌劇》(Die Dreigroschenoper)、普希金名詩改編的芭蕾舞劇《尤金·歐涅金》(Eugene Onegin)、阿根廷探戈舞、西班牙佛拉明哥舞……在沉重枯燥的課業夾縫中像一段清涼小憩,讓我很快恢復了埋頭啃書的勁。
回顧我的青春歲月,有多少美好時光消磨在那兒啊!
大學時代曾和同學一道兒開車到猶他州鹽湖城(Salt Lake City,Utah),造訪摩門教總壇,隔壁緊鄰著橢圓形、圓頂的摩門大會堂(Mormon Tabernacle),入內參觀,頓時對這座建築的音響效果感到驚嘆。室內沒有擴音器,也沒有麥克風。有人在台前表演一根針掉下地,我站在最後面距離三十五米遠,竟可清晰聽見針撞擊到木質地板的因脆聲響。接著,台上的人又再度表演撕報紙的動作,剎那間,尖銳的裂開聲有如獲至寶響在我的耳際。這個經驗,真令人難忘。
我想,萊特應該是很懂得建築聲學。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十分盛行半圓形露天階梯(amphitheater),地點選在山坡風勢較弱的地方,能容納數千人。當時完全沒有擴音器,聲音卻能傳送至每一個位置。
……

目錄

序 雅俗共賞的萊特 陳志華
序 The houses not visited…… 漢寶德
序 萊特迷的建築大師崇拜 李清志
自序 追尋建築大師萊特的腳印 甘米奇音樂廳
第一章 萊特之所以成為萊特
第二章 玩一場疊積木的遊戲
第三章 發跡芝加哥,練劍橡樹園
第四章 有機建築,草原風格,美國風格
第五章 閃亮的眉尖,沙漠的賬篷
第六章 消失的萊特
第七章 花磚,馬雅風,金字塔柱
第八章 瀑布上的房子
第九章 流線型,蘑菇與風車
第十章 圓圈,迴旋及貝殼
第十一章 校園裡的大師建築
第十二章 把建築搬進博物館裡
第十三章 過去,科紀,未來派
第十四章 癲狂一如霧和雪
第十五章 再見,萊特
第十六章 收藏萊特
參觀萊特建築&網站
現存萊特建築一覽表
書中建築人物及地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