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利鹽

瀉利鹽為白色,低硬度,味苦且稍鹹,易溶於水及產狀等。主要為富含鎂的鹽湖中化學沉積的產物。主要套用於紡織、造紙、製糖、化工等行業。

簡介

瀉利鹽(Epsomite)
Mg(H2O)7【SO4】
【晶體化學】理論組成(wB%):MgO 16.3,SO3 32.5,H2O 51.2。Fe2+、Ni、Zn、Co、Fe3+、Mn離子可代替Mg。在合成的瀉利鹽中有更廣泛的代替。它與碧礬(morenosite,Ni(H2O)7【SO4】)和皓礬(goslarite,Zn(H2O)7【SO4】)之間可能存在著完全的類質同像系列。

【結構與形態】

斜方晶系,a0=1.187nm,b0=1.200nm,c0=0.686nm;Z=4。
斜方四面體晶類,D2-222(3L2)。晶體呈針狀或假四方柱狀。常見單形:斜方柱m,斜方四面體r。集合體呈纖維狀、塊狀、鍾乳狀及土狀。

【物理性質】

白色,單體無色透明,有時帶淺綠色(含Ni)或淺紅色(含Mn)。條痕白色。透明。玻璃光澤,纖維狀集合體具絲絹光澤。解理完全,中等。斷口貝殼狀。硬度2~2.5。性脆。相對密度1.68~1.75。味苦且稍鹹。易溶於水。
偏光鏡下:無色。二軸晶(-)。Ng=1.461,Nm=1.455,Np=1.433。

【產狀與組合】

主要為富含鎂的鹽湖中化學沉積的產物。在沉積時間上,是含水硫酸鎂中最先沉積的,隨著鹽水濃度變大,瀉利鹽趨於不穩定,被六水瀉利鹽MgSO4•6H2O所代替。
【鑑定特徵】白色,低硬度,味苦且稍鹹,易溶於水及產狀等。
【工業套用】用於紡織、造紙、製糖、化工等行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