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工商職業學院

濰坊工商職業學院

濰坊工商職業學院(Weifang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享有“中國龍城·舜帝故里”美譽的山東省諸城市,是山東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實行省市兩級管理,以專科層次的職業技術教育為主,集大專教育、中專教育、遠程教育、成人教育、教師教育、社會培訓於一體。學院以創辦促進人民幸福的教育為目標,全面深化內涵建設,強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辦學層次和水平,實現了特色發展和品牌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濰坊工商職業學院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享有“中國龍城·舜帝故里”美譽的山東省諸城市,地處秦朝博士盧敖隱居修行的盧山西北麓、宋朝大學士蘇軾出獵之地,山清水秀,鍾靈毓秀。學院是山東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由諸城市人民政府投資興辦,省市兩級管理占地1300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52萬冊、電子圖書110萬冊,建有102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和80個校外實訓基地,總資產近4億元;有全日制、遠程教育等各類在校生12000人。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6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29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190多人,長期外聘專家學者60人,兼職教師59人,“雙師型”教師170餘人。獲得濰坊市級以上特級教師、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先進工作者稱號者81人。18名全國知名職業教育專家任長期顧問,定期到校指導、調研。原山東工業大學劉玉柱教授友情出任學院名譽院長,原煙臺師範學院邵英起教授出任學院教學副校長。學院積極推進與各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與韓國永進大學、台灣建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魯東大學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辦學關係。

組織機構

學院組織機構健全,有8系2部、14個處室、繼續教育學院、農村社區教育學院和機電控制研究所、數控裝備研究所、服飾產品開發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建築工程造價諮詢事務所、畜牧獸醫研究所、企業項目管理服務中心、食品研發中心、導遊服務中心、動物醫院等10個科研院所;開設34個專業,面向全國15個省(自治區)招生;有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
學院技能培訓機構完善,是山東教育招生考試院批准的山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校生實踐課程考核試點院校(試點本科),設有教育部計算機套用能力和英語套用能力考試中心、全國信息化工程師考試培訓中心、山東省建設管理局認證培訓中心、山東省財政廳設立的濰坊市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中心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中心、濰坊市人事與社會保障局職業技能鑑定站、濰坊市國家商務英語職業資格認證培訓考試管理中心等機構,為學生搭建了就業創業的良好平台。

發展前景

學院以創辦促進人民幸福的教育為目標,全面深化內涵建設,強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辦學層次和水平,實現了特色發展和品牌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管理先進單位”、“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高校學生宿舍管理達標單位”等等多項榮譽稱號,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學院堅持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加快標準化、規範化、現代化建設,致力於規模、結構、質量的協調發展,爭創區域品牌、再上新台階,計畫建築面積達到28萬平方米,在校生達到15000人,努力形成以工科為主,以相關文經專業為支撐,適應地方支柱產業和潛力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體系,把學院建設成為開放型、高水平,校企一體、特色鮮明,在省內有較大影響、位居同類院校先進行列的高等院校。

學院領導

院長王立波簡介

王立波,男,中共黨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諸城市優秀教師,諸城市政協委員。曾任諸城市繁華中學教師、諸城市委黨校辦公室主任、石河頭鄉黨委副書記、瓦店鎮黨委副書記、朱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諸城市教育局副局長,現任諸城市教育局副局長、濰坊工商職業學院院長。長期分管職業教育工作,積極從事職業教育研究,擔任濰坊工商職業學院院長主持學院全面工作後,以創辦促進人民幸福的教育為目標,確立了“愛”的教育理念,號召廣大教師“愛崗、愛
的
學生、愛學校”;針對學生特點,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大力開展分類施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快樂生活、成功成才,著力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積極探索現代大學管理制度,全面深化內涵建設,加強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努力實現特色發展和品牌發展,提升知名度和競爭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高層次技能型專門人才,團結帶領近萬名師生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黨委書記柳金東簡介

柳金東,男,中共黨員,教授,諸城市政協委員。歷任諸城二中教師、教導主任,諸城九中副校長,諸城實驗中學校長,濰坊市經濟學校校長,現任濰坊工商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多年來致力於學校和教學管理,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主持和參與的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和濰坊市教學成果獲獎,主編著作七部,發表論文三十餘篇;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山東省語文特級教師、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諸城市拔尖人才、諸城市十佳校長等榮譽稱號。

辦學特色

校園布局

校園整體布局大氣美觀,簡潔流暢,校園綠化充分利用植物的多樣性,營造出了豐富的層次空間和色彩變化,形成獨特的生態園林體系,散發典雅、時尚的氣息。走進校園,空氣清新、風景宜人,散步波光粼粼的泉心湖畔,芳草萋萋、書聲朗朗、花木飄香、令人心曠神怡。學院建築群以黃、灰、藍、白為主色調,線條流暢、風格簡約、洋溢著濃郁的現代氣息,造型別致的人文景觀,俯拾皆是……學院遵循自然與建築和諧的原則創建了五大標誌性人文景觀區,即以“柳園耕讀”為
發
主題的生態區西A景觀區;以“碧波觀虹”為主題的泉心湖景觀區;以“倚亭品綠”為主題的生態區B景觀區;以“校友足跡”為主題的行政樓景觀區;以“疏林晨讀”為主題的生態速生楊樹林景區。景區園林與建築交相輝映,民族特色與現代時尚完美結合,曲徑通幽,詩畫交融,盡呈自然與人文和諧之美。
學院重視園林建設與學校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資源,提升學院的歷史文化,體現傳統文化的內涵,蘊含學校的辦學理念,張揚師生的價值追求。綠化美化體現園林藝術的意趣,建築景點洋溢著學校精神的意蘊。努力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使校園的一花一草、一樹一藤、一石一水,都富有靈性,讓每一面牆都會說話。

文化建設

學院秉承“自強不息的追求精神、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凝心聚力的團隊精神、勇於奉獻的創業精神”的學院精神,形成了“厚德尚文、精技強能、超然大氣、創新求異”的校風和“精、嚴、熟”的校訓,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精神品格為目標,以鍛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學生社團組織建設為切入點,實施文明養成、榜樣勵志、社團培育、制度建設、平安和諧的“五大文化建設工程”,營造科學、文明、健康、活潑的文化氛圍,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精心組織校園文化活動,以體育文化節、科技節、宿舍文化節、各類社團活動為主要形式,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積極開拓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載體,編輯發行了《濰坊工商職業學院院報》、《紅楓》文學、《道德沙龍》等期刊,建設了校友園、校史館、藝術館、學生作品展館、密州當代人物資料館、密州文化長廊等文化場館,同時搭建網路宣傳平台,努力打造“人文校園”、“數字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形成了以人的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廣大師生共同參與的科學決策和民主管理機制為保障,以校園優秀傳統和文化為特色,以美化、綠化和最佳化校園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文化活動為載體,以先進的企業文化為補充,寓教於文,寓教於樂,寓教於美,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把學院建成全體師生的精神家園,促進我院的全面穩定和發展。

專業設定

目前有招生專業34個,涉及機械數控、服裝紡織、食品畜牧、建築裝飾、會計經管、電子信息等。各專業由帶頭學科、支撐學科、相關學科遞進構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實現專業設定的集群化,促進學科間的相互交叉、融合與滲透,營造適宜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衍生的良好氛圍,增強開展學科前沿研究和科技創新的能力,實現學科資源的配置最佳化、發揮資源使用的最大效率。學院按照“教改試點專業→重點專業→特色專業→省級品牌專業→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的建設思路和目標,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最佳化專業結構布局,以重點專業為核心,逐步形成優勢專業群。通過幾年來的建設,以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服裝設計、建築工程、食品營養與檢測、會計電算化、計算機套用等為核心的專業群已具備較強實力;以涉外旅遊、酒店管理、商務英語、報關與國際貨運、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等為支撐的新興專業也已初具規模。2011年在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評選中,學院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
的

課程設定與專業設定一脈相承,因而學院在課程建設中也十分重視集群化。著眼於整個職業生涯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把課程分成既有相互聯繫又有區別的“職業基礎模組”“職業技術模組”“崗位專門技術模組”等三個階段,創新實施了“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技、立體包裝”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社會和經濟建設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時,學院以創建精品課程為突破,帶動課程建設整體上水平上檔次。在鞏固已有課程建設的基礎上,理順體系,特別把創建省級精品課程作為課程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2011年,學院的《計算機網路技術》,成功入選本年度省級精品課程。

師資隊伍

學院堅持人才強校戰略,重視師資隊伍的專業化、專家化。在原有師資基礎上,2009年以來,學院加大力度,陸續從知名企業聘請高級技師負責實踐教學,聘請企業技術負責人作為專業建設顧問,聘請企業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同時,在專職教師中實施了“教學名師”、“雙師素質”、“專業帶頭人”、“中青年骨幹教師”等四大工程,在積極引進高學歷、高技能型人才的同時,不斷提高原有師資隊伍的技能水平、學歷層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類進修、培訓,考取各種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為進一步加大雙師素質培養力度,自2010年起學院又出台了一系列教師頂崗實習獎懲辦法,要求各專業每年有1/3的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研修,研修時間不少於6個月,實踐指導教師原則上要具備3年以上的企業實踐或工作經歷,支持教師參與技術項目的開發建設和各項職業技能競賽,獲取高層次職業資格。經過三年多的建設,一支數量基本滿足需要、結構比較合理、能夠適應高職教學的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已經成型。學院在注重培養教師個人業務能力的同時,十分重視打造專業教學團隊,以各系骨幹專業為依託,注重人員整合,合理運用激勵獎懲機制,形成團隊合力,打造出多支業務精湛的專業課程團隊,整體水平明顯提升。2011年,學院的“會計電算化”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

社團活動

學院以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載體,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廣闊的舞台。截止目前,學院社團聯合會下屬社團有愛心社、青年志願者協會、心理健康教育協會、創業者協會、記者團、文學社等共56個,已形成相當規模,涵蓋了體育運動、社會服務、文化藝術、文娛動作、學術科技、理論學習六大類。學院社團以“構建和諧文明校園”為目標,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通過舉辦大學生社團文化節、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宣傳活動、志願者活動、競賽及出版《紅楓》、《道德沙龍》期刊等形式,營造了健康向上、富於時代特色的校園文化。學院社團以文化薰陶人、塑造人、感召人,全面提高了大學生的文化修養、文明素質,文化品位,樹立了校園文化新風尚。
的

同時,學院各類社團幾乎參與和承擔了學院所有大型活動的組織、訓練、彩排工作,如體育文化節、迎新晚會、元旦晚會等。學院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籌劃組織、彩排演出,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處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自我展示的勇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展了職業能力。

師生獲獎

多年來,學院樹立“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點”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貫徹國家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精神,本著“依靠社會、引領社會、服務社會”的宗旨,努力培養創新型、技能型高級技術人才,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在各級各類大賽中喜報頻傳:2007年10月,經濟管理系參加“全國高職高專企業管理類沙盤對抗賽”山東賽區的比賽,獲團體第三名,學院實訓基地獲“全國優秀示範實訓基地”稱號;2008年4月份,信息工程系參加省技能大賽,在“計算機套用技術技能——企業網路搭建及套用”項目中獲二等獎;2008年8月份,機電工程系組織參加了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賽,其中風力提水裝置獲一等獎,背負式吸塵器和電動車移動充電裝置獲二等獎,太陽能電動汽車和腳踏式吸塵器獲三等獎;2008年11月份,在省ITATCAD技能大賽中,建築專業獲三等獎,信息工程系12名學生全部進入複賽,一人獲一等獎,其餘獲優秀獎;服紡工程系參加的“濰坊市服裝技能大賽”中,教師組獲一等獎,學生組兩名一等獎,四名二等獎,模特組一名一等獎,兩名二等獎;2009年4月25日,建築工程系在“山東省職業院校建築專業技能大賽”中,陳娜同學在“建築預算”組獲全省第4名,列二等獎,“建築測量”組獲全省第5名,列三等獎;2009年4月27日,服紡工程系學生在“山東省服裝技能大賽”中,獲全省第一名1人,全省第二名一人。2012年6月14日,機電工程系王昊同學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

學校榮譽

2008年11月,學院舉辦了畢業生就業與創業指導進校園報告會,承辦了“諸城市冬季人才招聘洽談會暨濰坊工商職業學院2009屆畢業生就業推介會”。共有省內外100多家單位參加並提供了3000個就業崗位。12月中旬,召開了“東部校企戰略合作論壇”一屆二次年會,開拓了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拓寬了學生就業平台。基於學院對於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視,我院就業率在同類院校中均名列前茅。學院先後獲得“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綠化美化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招生章程

學院全稱:濰坊工商職業學院學院代碼:13388
辦學層次及類型: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專科)
的

學院地址:山東省諸城市鳳凰路6號郵編:262234
學院批准成立時間及隸屬關係:學院的前身是1988年建校的濰坊經濟學校,2005年8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由諸城市人民政府投資主辦,隸屬於山東省教育廳。辦學指導思想:學院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和諧教育創建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辦學理念:學院以“依靠社會、引領社會、服務社會”為宗旨和以“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點”的為辦學理念,以培養技能熟練、職業道德良好、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目標,遵循“厚德尚文,精技強能,超然大氣,創新求異”的校風和“精、嚴、熟”的校訓,不斷提升學院的學科建設、學校建設、辦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努力辦好讓人們滿意的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好更全面的技術人才。
教育創新:學院不斷豐富教學模式、全力打造多種類型的、全新規模的職教品牌超市,形成“適銷對路”的專業群,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對各類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力實施“4+1”人才職業培養工程,“4+1”即“四種基本技能加一個核心專業技能”,把閱讀能力、國語、英語套用、計算機套用等四大模組作為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根據各專業實際由各系組織論證確定核心專業技能並加強培養,從而形成一個前後銜接、循序漸進,由單一到綜合,貫穿全學程的縱向體系,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新型人才,使畢業生以較高的起點開啟職業生涯。
招生專業及招生計畫:
2013年我院面向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甘肅、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四川、重慶、貴州、寧夏、內蒙古16個省區招生,招收普通文理科考生、藝術類考生和春季聯考考生。學院招生計畫通過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學院招生簡章、學院網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2013年招生專業及計畫詳見學院網站。(專業名稱以教育廳備案為準)
根據教育部和各省招生主管部門有關檔案的要求,學院招生工作在綜合考評考生德、智、體三方面的基礎上,公開、公平、公正、擇優錄取。
1、招生對象:普通高職、藝術類高職:招收應、往屆高中畢業生;春季聯考:招收應、往屆中等職業學校(含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普通中專等)畢業生。
2、根據教育部及山東省招生主管部門有關檔案規定,以單獨招生的形式招收已參加2013年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春季或夏季聯考網上報名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及計算機類、財經類、機電類、商貿類和文秘類中職畢業生。經單獨招生錄取的考生,與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錄取新生享受相同的待遇。單獨招生的具體實施細則另行公布。
3、考生體檢和專業限報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新生入學後進行體檢複查,凡不符合錄取條件或有舞弊行為的,取消其入學資格,一律予以退回。
4、對參與春季、夏季聯考考生實行遠程網上錄取。錄取工作實行“學校負責、省級招生主管部門監督”的辦法,根據已公布的招生計畫,按志願優先原則,首先錄取第一志願的考生;在第一志願不滿的條件下,錄取其他志願考生。
5、同批志願進檔考生按分數優先原則,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當考生成績無法滿足專業志願時,如果考生服從調劑,學院根據考生考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調劑錄取,直至錄取滿額;對於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做退檔處理。
6、春季聯考考生分專業類別按專業優先原則,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
7、根據學院專業設定及要求,不限制外語語種。各專業錄取均無男女比例限制。
8、錄取結果的公布渠道:招辦諮詢電話,學院招生信息網,錄取通知書等.
的

收費標準:文科:4800元/年;理科:5000元/年
藝術類:服裝設計4800元/年;建築裝飾技術5800元/年;
住宿費:6人間800元/年;8人間600元/年。
收退費規定:按照山東省教育廳等七部門魯教財字(2010)27號檔案有關退費規定執行。
資助特困生政策:
1、設立特困生救助基金,對特困生學費實行全部或部分減免制度。
2、設立勤工儉學崗位,對家庭困難的同學提供資助。
3、實行獎學金制度,對品學兼優的特困生重點獎勵。
4、設立貧困生助學貸款。
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濰坊工商職業學院;證書種類:普通高等教育專科畢業證書。
學校不委託任何機構和個人辦理招生相關事宜。對以濰坊工商職業學院名義進行非法招生宣傳等活動的機構或個人,學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本章程若有與上級有關政策不一致之處,以國家和上級有關政策為準。未盡事宜,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本章程由濰坊工商職業學院負責解釋。

學院位置

地址:山東省諸城市密州街道鳳凰路6號
郵政編碼:262234

公交線路:坐9路車到【工商職業學院】站下車即到。
乘坐13路公車到【工商職業學院】站下車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