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博物館

濮陽市博物館

濮陽市博物館系隸屬於濮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全民性事業單位,現有編制25人。博物館實行館長負責制,下面有兩位副館長分工協助館長工作,在現有的人員構成中,專技21人,其中副高職稱5人,中級職稱10人,初級職稱6人。另有技師1人,高級工2人。博物館下設“兩部一室一科”“兩部”,分別是保管部(負責藏品收藏、管理、科研工作和革命文物工作)和陳宣部(負責組織陳展和對外宣傳工作);“一室一科”分別為辦公室(負責全館的後勤保障和日常行政等工作)和保衛科(負責全館的安全保衛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河南省濮陽市博物館系隸屬於濮陽市文化局的全民性事業單位,現有編制20人。

濮陽市博物館濮陽市博物館
博物館實行館長負責制,下面有兩位副館長分工協助館長工作,在現有的人員構成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十一人(碩士研究生一名、本科生二名、大專生八名),其中,副研究館員一人、文博館員六人。博物館下設“兩部一室一科”“兩部”,分別是保管部(負責藏品收藏、管理、科研工作和革命文物工作)和陳宣部(負責組織陳展和對外宣傳工作);“一室一科"分別為辦公室(負責全館的後勤保障和日常行政等工作)和保衛科(負責全館的安全保衛工作)。濮陽市博物館的前身是原安陽地區文管會辦公室,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安陽地區,成立濮陽市。

濮陽市博物館共有藏品2400件,分為陶、瓷、石、青銅錢幣骨蚌等類,其中一級品3件,二級品68件,三級品749件。藏品內容主要包括了原安陽地區文管會和濮陽市博物館的幾次大的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和部分民間流散文物。其中較有影響的是河南湯陽白營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各類代表性 器物、濮陽馬莊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部分代表性文物、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蚌殼龍虎圖案和部分陶瓷器。

龍最早出現在5000年前的一座原始社會的墓葬中,1987年在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約6400多年的珍貴文物——蚌塑龍形圖案,在國內外考古界引起轟動,現在陳列於河南省濮陽市博物館裡,這是一條用貝殼砌成的,它造型粗獷,樣子像是蜥蜴,沒有艷麗的顏色,考古學家稱它為“中華第一龍”。濮陽由此獲得“中華龍鄉”的美譽。

基本陳列

蚌殼龍虎圖案蚌殼龍虎圖案

博物館基本陳列為《中華第一龍暨出土文物展》,設在戚城文物景區管理處的歷史陳列館,展覽內容以1987年濮陽西水坡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為主,同時也展示了部分濮陽市的龍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遺物。陳列採取了文物與圖片相結合的形式,共展出文物90餘件套,展出圖片30餘幅。2000年7月,為了配合濮陽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我館對該陳列進行了包裝和調整。調整後的陳列由三組蚌塑龍虎圖案和“西水坡遺址”等六大部分組成。輔助展出西水坡遺址出土的少量陶石骨蚌器以及製做的橢圓頂星象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