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

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

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創辦於2003年,是經山東省教育廳、濟南市教育局批准,由江蘇省無錫市置業公司董事長,著名慈善家李錫惠先生本著“投資教育,回報社會”興辦的一所融國小,國中,高中於一體的高起點,高標準與國際教育接軌的一所新型寄宿制現代化學校。。學校堅持依法辦學的原則,不以贏利為目的,以“自強不息,厚德懷眾”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經過三年的勵精圖治,初具規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被指定為濟南市外商子弟定點就讀學校和天津師大藝術學院生源基地。學校設有幼稚園、國小部、中學部和國際部,實行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一貫制及國內外留學一體化的學歷教育。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主樓主樓
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創辦於2003年,是經山東省教育廳、濟南市教育局批准,由江蘇省無錫市置業公司董事長,著名慈善家李錫惠先生本著“投資教育,回報社會”興辦的一所融國小,國中,高中於一體的高起點,高標準與國際教育接軌的一所新型寄宿制現代化學校。。學校堅持依法辦學的原則,不以贏利為目的,以“自強不息,厚德懷眾”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經過三年的勵精圖治,初具規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被指定為濟南市外商子弟定點就讀學校和天津師大藝術學院生源基地。學校設有幼稚園、國小部、中學部和國際部,實行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一貫制及國內外留學一體化的學歷教育。學校坐落在濟南市風景秀麗的華山經濟開發區,占地240畝,總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校內有不同建築風格的教學大樓、師生公寓、餐廳、體育館、恆溫游泳館、藝術館、外教樓、圖書館、實驗樓等,同時配備有400米的環形塑膠跑道和各類球場,每班配置電視機、計算機、投影機、大螢幕,實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學校建有中、國小教學大樓、師生公寓、餐廳、體育館、科技館、藝術館、400米標準塑膠跑道運動場、塑膠硬地網球場及與之相配套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網際網路教室、實驗室、形體房、鋼琴房、美術室等。
學校擁有一支團結、高效、求真、務實的領導集體和來自全國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平均年齡36歲,中學教師100%師範本科以上學歷,國小教師100%師範專科以上學歷,生活教師具有極強的責任心和較強的學生思想教育管理能力,豐富的學生管理經驗。學校實行小班制教學(每教學班不超過36人)。教學班均配有“三機一幕”(微機、電視機、投影機、大螢幕),實行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校除開足國家規定的所有基礎學科課程外,還開設有奧賽、航模、軟體製作、形體、鋼琴、書法、繪畫、田徑、武術、圍棋、象棋、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等特色教育課程。
學校從一年級起開設英語、電腦課程,聘請外籍教師進行語言交流和授課,組織學生出國深造和遊學。
學校有完善的後勤服務保障系統,實行封閉式管理,有專職保全負責師生安全,學校醫務室有內、兒科醫生
國旗廣場國旗廣場
負責師生衛生保健,學生衣食住行諸方面均能得到良好的照顧,是孩子們理想中的校園、樂園、學園和家園。我們認為,孩子的笑臉是英華校園最燦爛的陽光。英華教育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抬起頭走路,讓每一個孩子都沐浴在愛與希望的陽光里,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個快樂難忘的童年!
學校以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採用全新的素質教育模式,把對學生的關懷滲透到教育的每一個環節,給每個孩子全新的教育,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培養具有現代人文精神、良好學業素養、高雅行為舉止的現代學生,努力使學校成為中國民辦教育的精品和典範。
辦學五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學校教育教學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社會廣泛讚譽。學生進步率實現100%,2006年首屆高考上線率達100%,重點本科上線率達88%,2007年重點本科上線率達78%。在國家級、省級各類競賽活動中,英華學子獲得一、二等獎160多人次。
學校依法依規辦學,實力雄厚,不收儲備金,目前在校學生800餘人。

學校位置

英華大門英華大門
出濟南市往東大約五公里處,是濟南市著名的華山風景區。華山是有著中華民族脊樑象徵的五嶽之首——泰山的余脈,山不高,但雄峻壯美。站在華山之顛放眼東望,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十三億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就靜靜地在那裡流淌。在這名山的陽剛與大川的柔美的交匯處,矗立著一大片江南園林風格的現代建築,有著“歲寒三友”君子風範的松竹梅掩映其間,雪鬆勁拔,竹影婆娑,雪映紅梅。在這裡,現代的建築,古典的風格,綠色的自然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朗朗的書聲與歌聲從教學樓藝術館裡傳出,孩子們嬉鬧的身影出現在林間操場,更使這片神奇的熱土增添了幾分雅致。這裡是——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

董事簡介

“作為企業家人大代表,回報社會是義務,是不容推卸的責任。”李錫惠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不忘社會

英華一角英華一角
責任,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在被選為碩放慈善協會會長後,他更是率先垂範。李錫惠每年都定期向碩放慈善協會捐款30-50萬元;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在第二天即向災區捐款10萬元,緊接著又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身份向災區再次捐款10萬元;他積極參加園區每年開展的結對幫困活動,平時與結對的困難家庭經常溝通,逢年過節都去看望他們,為他們提供幫助。2004年以來,他的慷慨捐款達到了200多萬元。近幾年來,在他的影響下,碩放的企業家已累計捐助1500餘萬元,1600多個家庭得到資助,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李錫惠,一個有著“大愛”的民營企業家,他以兢兢業業的態度、實實在在的工作,認真踐行著人大代表的職責。

英華校訓

後勤部後勤部
自強不息 厚德懷眾
強——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德——厚德:“厚”,深廣、醇厚、崇尚;“德”,政治、思想、品德。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仁——懷眾:克己復禮為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
英華辦學理念:英華教育,綠色教育,“人”的教育;英華學校,鑄造英華,關注一生

英華校風

藝術館藝術館
雅、實、新
雅:(1)雅道:立純潔高尚的人格理想,走光明磊落的人生大道;(2)雅言:語言文明標準,說話誠實有信,談吐彬彬有禮,待人真誠親切;(3)雅觀:高貴的東方氣質,和諧美觀的儀表,大方得體的舉止;(4)雅趣:高雅的審美情趣,高尚的生活志趣,高品質的學習樂趣;(5)雅量:胸懷寬廣,海納百川,揚長避短,善於合作,樂於助人,和諧待人,公正對人。
實:思想樸實、學業紮實、身體結實、作風踏實、辦事落實、做人誠實。
新:敢於創新、樂於創新、善於創新。人人有新意,事事有創新,時時有創舉,學校有特色。
追求氛圍:書聲、歌聲、笑聲,聲聲入耳;同心、同思、同行,步步成長。

校徽釋義

學生公寓學生公寓
藍色是海洋,藍色是天空,藍色更是英華人寬闊的的胸懷。厚德載物、自強不息,英華文化,如海之闊,如天之高,浩浩蕩蕩,明麗清新。藍色的星空承載了多少炎黃子孫的教育之夢、希望之夢,英華,您圓夢的地方。一條寬闊大路,貫連天地間,更貫連了東西文化,這代表了英華學校國際化的教育追求。時代發展已使文明超越地域,當今之世,教育目標的國際性,已成為必然之勢。英華學校的學子們必定沿著前人的足跡,昂首闊步,成為具有現代精神的中國人。

辦學理念

游泳館游泳館
“讓學子因學校的美好而憧憬未來”,幫助每位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是英華人奮鬥的目標。教育教學的一切出發點和歸宿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著想,為學生學會終生學習奠基。英華人矢志追求讓學生天天有進步,無論基礎好與差,也無論天賦高與低,只要是進入英華的學子,英華人就會為他(她)們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盡力。

師資隊伍

學生食堂學生食堂
學校面向全國及海外高薪聘用優秀教師,並由專家顧問團進行系統培訓。目前,學校已凝聚了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壇精英,他們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科結構、知識結構日臻合理,不同區域文化、思想理念、教育資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中西合璧、南北貫通、區域優勢互補的特色。學校現有專職教師123人,管理幹部10人,教職工總數178人,其中特級教師5名,高級教師23名,中級以上教師90人;中學教師100%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6名),國小教師100%專科以上學歷。省市級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班主任占60%。學校十分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經常組織教師到新課改實驗成功地區與教育發達地區學習,邀請各地教育專家來學校作專題報告,定期對全體教師進行理論業務培訓。
袁宗爭,男,1956年6月生,山東曹縣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畢業於山東省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中
英華走廊英華走廊
學高級教師。1973年任教,1989年任曹縣邵莊中學校長,2007年從中學校長崗位上內退,2008年加盟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任校督導兼圖書管理員。曾獲“菏澤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淺談素質教育的實施》一文獲山東省教育電視台論文大獎賽一等獎,大型畫冊《黨旗飄飄》和《鮮紅的黨旗》上有他的事跡、照片和文章報導。
李慶亮,男,1961年2月生,山東泗水人,1980年9月參加教學工作,本科學歷,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專業畢業,中學高級教師。
1980年9月至2007年7月在泗水實驗中學工作,歷任教研組長、教務主任、教學副校長。2008年2月加盟濟南世紀英華學校,任中學部教務主任。
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高中物理教學,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十餘篇,多次參加濟寧市高中物理材料及模擬題的編制工作,2006年獲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山東省賽區“優秀輔導員”稱號。先後被評為濟寧市“教學能手”、“優質課執教者”,濟寧市“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骨幹教師”等稱號。
林偉,中共黨員,畢業於南通師範學院。現任中學部政教主任,1999年參加工作,曾任教於南通光華學校、無錫光華學校珠海新世紀學校等。2003年加盟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任教12年來始終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善於創建最佳的育人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從點滴關愛學生,深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

辦學質量

溫馨心靈氧吧溫馨心靈氧吧
學校一切工作以“高端優質化”為中心,構建了英華教育教學的品牌鏈。辦學三年多,學生進步率100%,家長滿意率100%,首屆高考上線率達100%,其中本科上線率達88%,。在國家級、省級各類競賽活動中,英華學子獲得一、二等獎項達160多人次。
學校辦學的高質量受到了各級教育部門的充分肯定,被中央教科所確定為“日常英語實驗基地”,被濟南市外商協會確定為“外商子弟定點學校”,被中央科協確定為“青少年科學實驗基地”,被黃岡中學、洋思中學選定為友好學校,被紐西蘭中國文化交流中心選定為辦學合作夥伴。

辦學特色

體育館體育館
“高端優質化”是學校發展的目標,也是學校最大的特色,更是衡量學校工作優劣的標準。其一,教師隊伍素質高。學校從全國各地或海外聘請優秀教師任教。聘請過程嚴格把關,上崗後還要不斷考核,不斷提高。其二,教師薪資待遇高。教師不僅享有高於同類學校的工資,而且達到一定條件後還可享有退休金。其三,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與分層教學融為一體,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其四,英語特色彰顯品牌效應,“雙極英語”“極速英語”火爆泉城。其五,高考升學率高,深受家長的認同。

教育教學

食堂食堂
自治管理、自主學習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特點。
學校始終把學生的成人教育放在首位,以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自治管理教育為主線,以教育學生行為自律、學習自主、身體自強、生活自理為目標,以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為出發點,以造就人、成全人、發展人為落腳點,以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精神為中心,全方位地教育學生。在教育過程中,逐步實施“三級跳”,由管制規範教育到啟發引導教育,再發展到自我管理教育。學校廣泛搭建學生展示領袖才能和個性風采的平台,讓學生自我意識到誠信的可貴、孝心的可親、愛國的崇高。在教學上,以特色創品牌,以質量求發展,讓學生天天有進步,人人有提高。教學過程中堅持“三大”主義(基礎主義、主體主義、高效主義),推行1+1=1的教學模式,強化分層教學,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作為工作的重心,從最差的學生抓起,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進步,都能體味到成功的愉悅。

藝體特長

不斷研究山東藝體高考的特點,注重教與學的個體特殊性,為每位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方案,加強實戰訓練、模擬考試,強調理論與實踐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開拓學生的藝術思維領域。在課程設定上,根據學生的愛好與特點從國小到高中開設藝體特長課,專業學習時間逐年增加,保證讓學生的學習與特長兩手抓,兩手硬;硬體上,專業教室、鋼琴、室內訓練館、寫生台、聚光燈等教學設施科學配置。

我校與天津師大、湖北工學院等高校建立了廣泛聯繫,成為這些院校的生源基地,為學生的發展拓寬了道路。
2006年我校首屆藝體生高考大獲全勝,他們分別考進了中央美術學院等各大院校。

英華國小部

古箏教室古箏教室
廣納了全國各地54名優秀教師。其中專職任課教師39人,生活教師15人。具有國小高級職稱的有21人,國小一級教師14人,優秀大學畢業生4人,組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素質全面”的教師隊伍。國小部緊緊圍繞“狠抓質量,凸顯特色,關注身心,細抓服務”的辦學思路,既注重基礎培養,又重視學生個人潛能開發。除了開足開齊國家教育部規定的課程外,還增設了古箏、二胡、形體、武術等特色課程,並組建了電腦、籃球、鋼琴、繪畫、棋社、科技等十幾個興趣小組,為孩子們張揚個性,發展特長搭建了平台;為孩子們綜合素質的培養與審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英語教學特色鮮明,在增設外教課的同時,增加英語課時量,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為突破口,逐步帶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結合生源實際,加大分層教學的力度,A層學生夯實基礎;B層學生穩中有升;C層學生吃飽拔高。另外,科學選用教材,一至二年級使用新起點(Starting Line);三至六年級采“1+1”的模式,即PEP教材+《劍橋少兒英語》(Cambridge Young Learners English)教材。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富有創意的英語特色活動以及參與各級各類的比賽,確保英語教學的優勢。徜徉在國小部,會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這裡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樂園。在這裡,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老師們充分尊重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為孩子點燃發現之火,探究之火,創新之火!孩子在這裡感受到了求知的樂趣,找到了做人的尊嚴,嘗到了生活的幸福,也體驗到了成長的快樂!迄今為止,國小部先後在省、市級以上的各類聲樂、繪畫、書法、作文、舞蹈、鋼琴比賽或考級中有八十多人次榮獲了殊榮!“有教無類”,“為完美人生奠基”!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的孩子們,在老師的精心培養與呵護下健康地成長著,並因學校的美好而憧憬著未來

英華中學部

中學部現有教師56人。本科以上學歷者達100%,其中擁有碩士學位者占21%;中級以上職稱者達90%,其中高級職稱占21%。獲得省、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的占48%。學部堅持以綠色教育為本,以“為孩子的完美人生奠基”為目標,以“創‘四化’(思想上學生化,管理上軍事化,教學上個性化,特色上課程化)特色,鑄英華品牌”為己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學以來,歷屆中考、高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其中,呂虹曉、鄭茹娜等同學考上了國外公辦大學,栗進麗、姜凱等同學考入了中國海洋等重點大學,楊彥川、劉慶等同學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等重點名校。“生命是個成長的過程”,英華學子在國家級、省市級各類競賽活動中有187人獲得殊榮。“人生所有的學習都在於不斷地提升人的覺省能力”,英華學子的進步是從“心”開始的。中學部湧現了楊玉寧、韓登英、史玥、亓玉倩、商洋、劉瀟、任遠浩、李傑、段應傑等237名孝順之星,李昌澤、楊雪潔、汪旭、薛涵、林雅琴、李昕陽、李士準、秦威林、魏勇等456名自律之星,岳崇志、劉慧佳、高振華、陳寶銳、唐浩、張琳、韓存文、張鑫等571名文明之星,王國正、祝輝、秦智彪、張歡、汪延博、葛龍珂、孫一鳴、郭元鵬等383名進步之星,王慧雯、楊曉雨、唐宏、郭榮琦、段雨萱、汪昭岳、孫昊、姜策等438名學習之星;邢文杰、葛龍珂等7名同學榮獲市、區級三好學生。
為了拓寬孩子們的成才之路,高中部採取了3+2的模式。高中生畢業了可以直接出國留學,也可以到弘揚集團盛世影視動漫學院繼續深造,畢業後直接進入集團工作。
進步只是人生新的起點。英華人深深地懂得,只有不斷覺省,不斷改變,不斷創造,才能鑄造新的輝煌!

招生啟事

常年招收幼稚園至高三各年級學生,高中開辦體音美特長班、高考補習班。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免費。
地址: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臨港開發區西區
乘車路線:乘71路至華山立交橋或乘歷城6路至花旗路下
郵編:250108。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