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醪

濁醪,漢語辭彙。 拼音:zhuó láo 釋義:濁酒。

基本信息

詞目

濁醪

拼音

zhuó láo

注音

ㄓㄨㄛˊ ㄌㄠˊ

出處與詳解

濁酒。

1、 晉 左思 《魏都賦》:“清酤如 濟 ,濁醪如 河 。”

2、唐 韋應物 《效陶彭澤》詩:“掇英泛濁醪,日入會田家。”

3、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殷堯藩》:“吾一日不見山水,與俗人談,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呼濁醪澆之,聊解穢耳。”

4、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家有濁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賓,奈何!”參見“ 濁酒 ”。

5、唐 杜甫《雨過蘇端·端置酒》:也復可憐人,呼兒具梨棗。濁醪必在眼,盡醉攄懷抱。

6、杜甫《清明二首》: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7、唐 李紳《聞里謠效古歌》:鄉里兒,醉還飽,濁醪初熟勸翁媼。鳴鳩拂羽知年好,齊和楊花踏春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