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鍇紅

潘鍇紅

潘鍇紅是南京黃埔靈露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南京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曾經是南京企業界慈善之星,2011年2月份,其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白下區檢察院批准逮捕。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南京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潘鍇紅,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檢察院批准逮捕。255人報案、288名被害人,涉案金額400萬元。

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黃埔露靈滋生物公司打著愛心捐助的旗號,以做慈善為藉口,動員不特定對象,通過購買4種產品成為該公司不同級別的4種愛心使者會員——愛心仁者、愛心行者、愛心達者、愛心尊者,再通過實施聯愛計畫,即以23%的高息引誘,購買公司產品分紅投資方式,非法吸儲400萬元。該公司一位部門經理向警方交代,他每月工資6000元,月底必須捐助1000元做善款。

人物經歷

賣冰棍起家的民營企業家 

南京一家媒體早前曾這樣報導潘鍇紅:13歲時母親過世讓他家的生活變得越加艱難,也讓他過早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被迫”之下,他很早便顯示出敏銳的商業頭腦。“讀國中時,我從一個廢品站購買廢棄腳踏車零件,做了一輛腳踏車,騎著它到處賣冰棍。”潘鍇紅回憶說。當時農村晚上經常放露天電影,為了多賺幾分錢,他總是趁這個時候摸黑賣冰棍。 

國中畢業後,潘鍇紅進入一家化工廠從事推銷工作,一乾就是9年,連年榮獲銷售狀元。他說“當時最高銷售業績突破千萬元,且資金回籠100%”。1988年,潘鍇紅獲得江蘇省供銷系統“青年突擊手”稱號。1994年,潘鍇紅離開化工廠,自籌資金創辦了冷飲廠,2008年來到南京進入化妝品行業,創建了南京黃埔靈露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黃埔靈露滋生物公司),主要從事美容化妝品及日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藉助南京這個平台,憑藉著敏銳的商業觸覺和一股執拗勁兒,潘鍇紅的公司很快進入正軌,迅速打響企業品牌。該公司產品先後被評為“中國化妝品行業十大質量品牌”、“全國消費者滿意重點推廣品牌”、“全國行業質量重點保證十強企業”、“中國優質名牌產品”、“中國化妝品行業十大美麗領軍品牌”等。

慈善之路

認捐3000萬元的慈善之路 

潘鍇紅(左) 潘鍇紅(左)
潘鍇紅 潘鍇紅

讓潘鍇紅聲名鵲起的是他近幾年的高調慈善行為。 據一家媒體報導,僅去年12月,潘鍇紅及其員工就有10多次慈善義舉。而之前的10月,潘鍇紅一次性向南京市慈善總會認捐慈善冠名基金(即企業認捐一定數額的資金,每年捐出這筆錢的利息,直到捐滿認捐的數額)3000萬元,這是該市慈善總會有史以來數額最大的單筆冠名基金(至案發,已捐出120萬元)。這在當時曾是頗為轟動的新聞。因為這一善舉,潘鍇紅隨後當選為南京市慈善總會副會長。今年1月15日,南京市慈善總會舉行“情暖金陵”春節救助款物發放儀式,潘鍇紅當場捐獻善款物總計50萬元。 

潘鍇紅對媒體自述他的慈善動機來自於國內一位知名慈善家。一篇報導中這樣寫道:2008年,潘鍇紅通過媒體認識了這位慈善家,了解了對方的感人事跡,潘鍇紅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此前他從來沒想到慈善事業能有如此大的神奇力量。 

潘鍇紅曾跟隨這位慈善家前往四川綿陽、江油等地奉獻愛心。“一路所見所聞,印象極為深刻。災難毀壞房屋,破壞農田,讓人絕望。但是當看到一袋袋大米、一頂頂帳篷、一桶桶食用油交到那些受災民眾手裡時,他們喜悅的眼神令我至今難以忘懷……這些經歷讓我的靈魂得到了洗禮,對慈善事業有了全新的認識。” 

潘鍇紅從此將這位慈善家奉為榜樣,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將其作為企業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公司的名稱改為“黃埔露靈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黃埔露靈滋生物公司)”。他決定將公司每年利潤的20%至30%用做慈善事業,還把每月最後一天定為“愛心捐贈日”,號召員工捐贈善款,所得善款全部移交南京市慈善總會保管。2010年12月29日,該公司在年終總結大會上進行了募捐活動,所有員工都捐了款。活動一結束,捐款人員名單、善款金額就出現在公司網站上。 

潘鍇紅這樣做,他的員工能理解嗎?潘鍇紅的回答是:“我鼓勵員工和我一起獻愛心,但從不強迫員工捐款,所有員工參加募捐全是自覺行為。”

非法吸儲

一個“慈善家”怎么會變成犯罪嫌疑人?南京市白下區公安局提請批准逮捕書顯示:潘鍇紅,又名潘凱紅,2006年12月曾因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後創立黃埔露靈滋生物公司,在該公司網站上,“慈善”一直是宣傳重點。 

消費者購買該公司產品時,工作人員先解釋說,購買產品前每個客戶至少先要捐20元,多則不限,善款將直接捐給南京市慈善總會,公司頒給客戶捐款證書,上面寫著:“感謝你參加黃埔露靈滋愛心團隊,自願捐贈黃埔露靈滋資金……你的捐贈可以登錄公司網站查詢。”接著,工作人員就給客戶推薦該公司的定額購買返利兩成產品。 

該公司一位客戶介紹說:“黃埔露靈滋生物公司的產品分單位,每個單位價格880元、2460元、5280元和8800元不等,一般每個客戶一次至少購買10個單位,公司則返還20%回扣,但需從中抽取善款、手續費、稅費等。客戶如發展新客戶還有提成。” 

警方偵查材料顯示: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黃埔露靈滋生物公司打著愛心捐助的旗號,以做慈善為藉口,動員不特定對象,通過購買4種產品成為該公司不同級別的4種愛心使者會員———愛心仁者、愛心行者、愛心達者、愛心尊者,再通過實施聯愛計畫,即以23%的高息引誘,購買公司產品分紅投資方式,非法吸儲400萬元。 

潘鍇紅所謂的不強迫員工捐款也是謊言。該公司一位部門經理向警方交代,他每月工資6000元,月底必須捐助1000元做善款。 

南京市白下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薛薇說,從今年開始不斷有被害人舉報潘鍇紅,南京警方隨即對其立案偵查,後檢察機關對其批准逮捕。“為儘量將被害人的損失降到最小,在批捕環節我們及時追繳涉案贓款,與警方一起到江蘇省泰州市,凍結了一塊潘鍇紅即將轉手賣出的土地,該土地價值800萬元。”慈善事業亟待規範 

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但早在2007年4月,一篇題為《官方審計揭示“中國母親”真相》的報導,戳破了一度被視為中國民間慈善象徵,在中央電視台公益廣告上被稱為“中國母親”胡曼莉的形象。 

慈善事業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障之後的“第三次社會大分配”,慈善事業的發達程度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但我國慈善事業正處於起步階段,無論是在制度建設層面還是在規模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將嚴重製約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南京從事慈善事業多年的一位人士說。 

該人士認為,我國缺少一部規範慈善事業的法律,很多方面無法可依。慈善事業要獲得發展,決不能一味停留在道德層面的說教上,必須動用政策和法律調控機制,制定專門的慈善事業法或慈善機構法,明確其公益性質、使命及其管理、運行準則,進一步規範慈善行為和慈善事業,防止借慈善之名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案發經過

頂著“優秀民營企業家”光環的南京市慈善總會前副會長潘鍇紅,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近日被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檢察院批准逮捕。截至目前,378人報案、424名受害人,涉案金額已經高達5168.8萬元。

單筆捐3000萬獲選副會長

在2011年2月25日經檢察院批准逮捕之前,潘鍇紅是南京慈善界一顆炙手可熱的新星。這位黃埔露靈滋生物公司的負責人,不僅其公司擁有“中國化妝品行業十大質量品牌”“中國優質名牌產品”等諸多榮譽,本人還是南京慈善總會的副會長。

從不間斷的媒體報導中可知道,僅去年12月,潘鍇紅及其公司員工就進行了10多場慈善義舉。不僅如此,去年10月,他還一次性向南京市慈善總會認捐慈善冠名基金3000萬元,這是南京市慈善總會有史以來獲捐的數額最大的單筆冠名基金。也正是因此,他順利當選了南京市慈善總會副會長。

高調慈善家頻遭實名舉報

就在潘鍇紅最為春風得意的時候,不斷出現舉報人實名舉報。南京市白下區檢察院偵監科科長秦必信介紹,最初收到舉報線索的是白下區工商局。“受害人向工商局舉報黃埔露靈滋生物公司所生產的化妝品是假冒偽劣產品,而區工商局在查處過程中發現這家所謂的化妝品公司採取了一種類似於傳銷的經營方式,屬於非法經營範疇。工商局由此越往下查發現問題越多,因此在2011年1月中旬將案件移送到了區公安分局。”秦必信說。

今年1月18日,白下區公安分局立案偵查,1月19日,即對潘鍇紅實施了抓捕。2月25日,檢察機關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依法對其批准逮捕,其資產也被凍結。

拿別人的錢,行自己的善

據了解,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黃埔露靈滋生物公司打著“愛心計畫”的旗號,動員客戶通過購買4種產品成為該公司不同級別的4種愛心使者會員——愛心仁者、愛心行者、愛心達者、愛心尊者。再通過對會員實施“聯愛計畫”,即以23%的高息引誘購買公司產品分紅投資方式,非法吸儲上千萬元。

“由於最初門檻不高,而後期返利較快,潘鍇紅的業務發展得很快,最高單日入賬金額就能達到幾百萬元。然而,公司主營的化妝品、日用品這些產品根本不是主要業務,而是以此為幌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潘鍇紅實際是在拿從投資者手中圈來的錢做慈善,為他個人謀取名利。”秦必信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