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可祥

潘可祥

潘可祥,即潘啟亮,又稱“小鏡子”,江蘇南京人。清鹹豐三年(1853年)併入“小刀會”。鹹豐四年,清軍聯合法國侵略軍對“小刀會”起義軍發動“北門之役”。

簡介

潘可祥上海小刀會起義時潘可祥部使用的武器短劍
潘可祥,即潘啟亮,又稱“小鏡子”,江蘇南京人。初在寶山大場鎮組織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以彭浦彭王廟為據點,建立民間秘密團體“廟幫”,後與“塘橋幫”合併,組成“百龍黨”。清鹹豐三年(1853年)併入“小刀會”。是年八月初五(9月7日),在劉麗川領導下參加武裝起義,占領上海等地,任“飛虎將軍”。

鹹豐四年,清軍聯合法國侵略軍對“小刀會”起義軍發動“北門之役”。當時,法國侵略軍在離城百餘米處的法租界內架起火炮攻城,把北門東面的一段城牆炸開一個大缺口,約1500名清軍和250名法國侵略軍攀牆沖入城內,潘率領隊伍堵擋狙擊,敵軍死傷大半,潰逃出城,一時“飛虎將軍”聲名大振。為籌劃糧秣等供應城內,潘主持設立“廣譽堂”(今新華路街道中部,法華鎮路661號),綜理起義軍後勤事務。鹹豐五年正月初一(2月17日),小刀會起義軍撤出上海城,潘率眾突圍參加太平軍,被封為衡天安,領兵轉戰於浙江、福建一帶。

鹹豐十一年,潘在寧波管理天寧關。翌年,忠王李秀成率大軍攻打上海,曾先後有五六百名太平軍沖向北新涇侯家角,又有一千名起義軍衝到野雞墩的安善渡(今北新涇西北)而未果,潘聞訊後,踴躍請戰,亦未果。

同治四年(1865年),潘在廣東大埔縣塔下戰死。

參考資料

1.上海長寧區建設和諧社區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big5/2006ztpd/2006-09/18/content_589551.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