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傳華

潘傳華

中華醫學會湖北省耳鼻咽喉科學會常委 荊州市耳鼻咽喉科學會副主任委員 原荊州市耳鼻咽喉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主任醫師

潘傳華 中共黨員
荊州華康耳鼻喉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湖北省耳鼻咽喉科學會常委
湖北省抗癌協會頭頸專業委員會委員
國家三甲等醫院重點科室學科帶頭人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同濟醫學院、湖北醫科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荊州市耳鼻咽喉科學會副主任委員
原荊州市耳鼻咽喉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荊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
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獲獎者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獲得者
荊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
潘傳華 荊州華康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
中共黨員,同濟醫學院、湖北醫科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荊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原荊州市耳鼻咽喉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從醫40餘年,長期從事耳鼻咽喉頭頸頜面外科工作,對耳鼻咽喉頭頸頜面外科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功能性手術等頗有研究。發表“鼻側切開術及分型初探”等多篇學術論文。“新型醫用鼻鏡”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改良聯合進路鼓室成形術的臨床研究”獲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獎。
1970年畢業於同濟醫學院醫療系,手術3萬餘台次。曾在國家級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除常見多發病外,尤其對耳鼻咽喉頭頸頜面部炎症、創傷、腫瘤性疾病的預防、治療、根治性或功能性手術等頗有研究。

經濟師

經濟師。1936年9月出生,湖北鍾祥人。畢業於湖北荊州幹部學校。1980年至1997年出任青海省通信學會第1至4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學會專職秘書長,青海《信息窗》科普雜誌主編,青海省學會研究會常務理事、青海省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潘傳華任職並主持工作的青海省通信學會,立足青海,面對當前,服務建設,爭做貢獻。積極組織並大力開展了通信學術技術交流,通信技術培訓推廣,通信科普宣傳教育,通信技術諮詢服務等活動。用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的精神,在西寧引進程控交換技術、微機開發套用、青海調頻立體聲廣播開播、光纖通信建設、開辦無線尋呼通信、移動通信、電話信息服務等方面,學會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從而在青海團結了廣大通信科技工作者,繁榮了青海通信學術園地,推動著通信科技的進步,促進著通信事業的發展。截至1996年,學會獲省部級獎共19項。這在青海自然學科的88個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中,名列榜首;在全國30個省級通信學會中,位居第二。學會獲榮譽稱號有:先進集體、先進學會、優勝單位、優秀社團、全國《學會之星》等。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朱學范、中顧委委員王子綱、國家郵電部部長楊泰芳、中國通信學會理事長李玉奎、中共青海省委書尹克升、青海省省長金基鵬、省顧委主任馬萬里、省政協副主席傅世春、省科協主席鍾聖清、省郵電管理局歷任黨組書兼局長張振志傅春茂、路萬福、陳堅等領導,曾親筆給學會題詞勉勵。省委尹書還親自到會為學會頒發了榮譽證書,省委蘆聲道副書還作出了批示,讚譽通信學會發揮了作用,乾出了成績。如此殊榮,在青海科協系統中僅此一家。潘傳華在學會評優獲獎時,均被評為先進個人,同時還先後分別被中國科協、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電子學會、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科協、青海省民政廳等上級領導和主管部門授予學會先進工作者、模範學會秘書長、有特殊貢獻的榮譽會員、科教工作積極分子、優秀社團工作者等稱號,並獲國家民委、國家人事部、中國科協、國家郵電部、中國通信學會、青海省科協、青海省郵電管理局等頒發的榮譽證書及榮譽獎章。由潘傳華任主編的《信息窗》雜誌,出版長達18年,發行量計5萬多份,受到省內外同行的歡迎和好評。他參與了《青海省志·群團志》、《青海百科全書》、《青海省志·郵電志》、《青海省科協學會志》中有關章節的編撰工作。他撰寫的學術論文、科普文章和宣傳報導稿件,如《西寧引進程控交換技術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討》、《嫁接學會孕育特色---信息服務經營策略研究》、《學會在繼續工程教育中大可作為》、1墩粕?炱鵠?--中通廈門會議實》、《在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中學會作用的思考》、《北海艦隊來了一支青海小小通信兵》、《培養跨世紀科技新秀造就新時代通信英才---在"青海通信'93青年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青海連著你我他---致內調內遷的青通會員們》、《情和紗災區濃於水》、《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學會工作深改革之管見》等16篇獲獎。學苑弄潮18載,團結奉獻譜春秋。潘傳華業績,經有關組織評議推薦,典籍志書編委複審通過,現已被《中華人物辭海》、《中國改革者》、《中國社會團體會長秘書長辭典》、《中華百年》、《中國人才世紀獻辭》、《世界著名華人社團領導人名典》、《2000中國風·傑出人物特集》等多部典籍志書收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