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舞鐵路

漯舞鐵路,(漯河-舞鋼)原為河南省修建較早的窄軌地方鐵路,始建於1959年,是許昌地區發動全區民眾自力更生修建的。

簡介

1961-1966年對線路進行了全面改造,用18公斤/米鋼軌換下生鐵軌,用鋼筋混凝土軌枕換下木枕。1969年與新建的南陽至舞陽地方鐵路接通,合併為漯南鐵路。1975年8月舞陽西至葉縣段毀於洪水。1978年修復漯舞鐵路。1995年改建為準軌。它西接平頂山至舞鋼鐵路,東連漯河至阜陽準軌鐵路,避開了京廣鐵路孟廟限制口,構成豫西礦區與華東的直通分流運輸。1998年4月1日與全路營業線(國鐵營業線及與國鐵營業線辦理直通運輸的其他營業線)相互間辦理貨物直通運輸。

位於京廣鐵路以西,淮河上游、伏牛山東側的漂河至舞陽窄軌地方鐵路,是當年為建設舞陽鋼鐵基地而修建的。隨著豫煤的開發與大量東運、舞陽鋼鐵工業的發展,及路網上京廣與大京九之間深河至阜陽聯絡線的建成,河南省人民政府決策,將漯舞窄軌鐵路改準,列為“八五”重點交通建設項目。

發展歷史

漯舞地方鐵路東起於漯河市,西止於舞鋼市,正線全長69.302公里,改成準軌的設計標準為地方鐵路I級。為便於 豫煤東運,東端修建跨越京廣正線的大立交,與漯河至阜陽準軌地方鐵路接軌,西端修聯絡線與平頂山至舞陽鋼鐵廠的準軌鐵路相銜接,形成了一條西通焦枝、橫跨京廣、東接大京九的重要聯絡線,成為寶豐、平頂山等豫煤東運江蘇、浙江、上海的直達最短徑路。改準工程於1993年n月動工興建,河南省地方鐵路局為建設單位,歷時13個月,1994年12月底全線鋪通。1995年7月3日第一列貨物列車由舞鋼站發往漯阜線周口車站,它標誌著漯舞鐵路開通臨管臨營,1995年12月1日建設單位與接受單位辦理了交接手續,全線正式加入河南捷運運輸系列,並與國鐵聯運,輸送能力由改準前的不足100萬噸,提高到700萬噸。漯舞鐵路修建了長174米特大橋一座、長109米的大橋一座及中小橋18座、涵洞115座、房屋建築1.2萬平方米,正線站線鋪軌總長94公里,工程投資1.7億元,正線公里平均造價245萬元,與國內同期同標準的鐵路相比較,降低造價30%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