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戲海蚌

漁翁戲海蚌

漁翁戲海蚌亦稱“逗河蚌”、“海蚌舞”等,流傳於繁峙、代縣、靜樂、五台、忻縣、翼城、渾源、長治、交城、太原等地,是一種很富戲劇性的民間舞蹈。

概述

漁翁戲海蚌漁翁戲海蚌
這是一種化裝表演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也稱“逗河蚌”、“海蚌舞”,主要流傳乾忻州太原一帶地區,其它地方也有個別縣份流傳,這種舞蹈形式,具有很強的戲劇性。

表演

漁翁海蚌,多數是由兩人表演。由於表演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在表演時也各有差異。以忻州地區的繁峙縣一帶為例,“漁翁戲海蚌”是通過漁翁以食物引誘蚌,引逗中潑水戲蚌,海蚌單殼打漁翁或雙殼夾擊漁翁,以及兩者水中鬥智和岸上追逐表演等,表現了漁翁與海蚌嬉戲逗樂的情景。
山西晉南翼城縣一帶,逗海蚌在這裡成了“逗河蚌”。故事情節是由逗蚌者追捕河蚌精,逗蚌者由丑角角色出現,河蚌精由旦角角色出現。在表演時,河蚌精做出許多種躲、閃、逗的表演動作,以逗蚌者最終捕獲河蚌精的結局作為結束。
在其它地方,扮演者人數不盡相同。也有一個漁翁,四個海蚌表演的,也有由逗蚌者、釣魚人、船夫、魚鶴和四至八隻河蚌表演的,還有眾多海蚌表演的女子群舞。有的地方在麥演時,還增添了“蒜瓣子”、“卷墊席”、“解不開”等等隊形圖案,還有的穿插演唱當地民歌。這些表演中的伴奏樂器有的是只用鑼、鼓、鑔等打擊樂器,也有的是把打擊樂與弦樂同時演奏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