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懷子由作

《滿江紅懷子由作》是宋代作家蘇軾些的一首詞。

體裁:詞 年代:宋 作者:蘇軾
原文
清潁東流②,愁來送、征鴻去翮③。 情亂處, 青山白浪,萬重千疊。孤負當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④。恨此生長向別離中,彫華發⑤。 一尊酒, 黃河側。 無限事,從頭說。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⑥。衣上舊痕余苦淚,眉間喜氣占黃色⑦。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於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有《東坡樂府》。
詞牌釋義
滿江紅 滿江紅.金陵懷古 薩都拉
〔題考〕 【詞學全書 填詞名解】:“唐【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後轉二字,得今名。”按萬氏【詞律】,引【冥音錄】作﹝上江紅﹞。但“上”諧作“滿”,音殊不類。考【本草綱目】有“滿江紅”水草,為浮游水面之細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時,民間已有此種名稱之水草,隨取入詞,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雜存】載有“滿江紅”為江淮船名;則故事始自明太祖,當非詞名所本也。
〔作法〕 本調九十三字。首句四字,不用韻,與﹝錦纏道﹞首句同。次句七字,起韻,上三字為豆,第一、三字可仄,下四字,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三、四句為四字兩句,上加三字豆。“空”“悵”二字可仄可平;“山”“形”二字亦平仄不拘。其句法與﹝瀟湘夜月﹞前闋末句相同;惟一為仄協,一為平協耳。第五、第六俱七言句,上句仄起仄收,不用韻,下句平起仄韻;宜用對偶。第十句八字,句法上三下五,實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上加一字豆也。末句三字,作平平仄,乃定格;而語氣須與上句相貫。後闋換頭。起四句皆三字仄句,第二、第四句協韻,第一句第二字,第三句第一、二字,俱不拘平仄。此四句既可一、二兩句自為對偶,亦可以上二句對下二句。第五、六句亦為兩四字句,上加一豆;上句“荒”字可仄,下句協韻而平仄不可移易。此八字宜用對偶。以下均與前闋第五句以下相同。
六代豪華,
⊙●○○(句)
春去也、
⊙⊙●(豆)
更無訊息。
⊙○⊙▲(仄韻)
空悵望、
⊙⊙●(豆)
山川形勝,
⊙○⊙●(句)
已非疇昔。
●○○▲(協仄韻)
王謝堂前雙燕子,
⊙●⊙○○●●(句)
烏衣巷口曾相識。
⊙○●●○○▲(協仄韻)
聽夜深寂寞打孤城,
●⊙○⊙●●○○(句)
春潮急。
○○▲(協仄韻)
思往事,
○⊙●(句)
愁如織。
○○▲(協仄韻)
懷故國,
⊙⊙●(句)
空陳跡。
○○▲(協仄韻)
但荒煙衰草,
●⊙○○●(句)
亂鴉斜日。
●○○▲(協仄韻)
玉樹歌殘秋露冷,
⊙●⊙○○●●(句)
胭脂井壞寒螿泣。
⊙○⊙●○○▲(協仄韻)
到而今只有蔣山青,
●⊙○⊙●●○○(句)
秦淮碧。
○○▲(協仄韻
註解
①元祐七年(1092)為穎州 (州治今安徽阜陽) 知州時作。子由:作者弟蘇轍的字,時在汴京。 
②穎:淮河支流穎水,穎州在其下游。 
③翮(hé):羽根。此指鳥翼。 
④孤負二句:追念過去兄弟一起生活——對床而臥,夜聽雨聲的情景,並嘆息當時相約退隱之語未能實現。林下,山林家園之中,指退隱之處。 
⑤華發:花白頭髮。 
⑥相看二句:以前兄弟會面情景仿佛還像是昨天的事,但已過去了許多年月。 
⑦眉間句:古代有種說法, 眉間有黃色是喜慶的徵兆。 這裡藉以預祝兄弟不久將回家相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