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車

流行於黃山區仙源、甘棠等地。農曆七月十九日、二十一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四天為當地的滾車節。車由堅硬的木材製成,形如馬車輪子,高1丈5尺左右,外圈厚5寸,輻固定在處圈與腰鼓形中軸之間。外圈內側兩根輻之間,釘上兩片盤形鐵片或銅片,滾車人手推腰鼓形中軸,使其滾動,鐵片在滾動時上下移動,碰擊作響。幾輛車同時滾動,響聲很大,很遠都能聽到。另有車公廟,塑有車公菩薩,滾車平時單放在廟內。七月十九日稱落地車,車從車公廟中滾出,只在大街上滾一趟即返回廟中。正式滾車是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日三天,二十四日是高潮,必須滾遍全村大小道路和大注廣場。滾的花樣也很多,如使其左右搖擺,謂之繞車,在廣場上,使車大幅度兩面擺動,謂之漂反車。俗傳車輪滾動,大地作響,可驅散邪怪惡鬼,達到避邪保全的作用。此所謂滾車,當地民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