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碳鋼

滲碳鋼

滲碳鋼成分特點是低的含碳量,一般為0.1%~0.25%;主要合金元素有Ni、Cr、Mn等,輔助合金元素有W、Mo、V、Ti等。

基本信息

簡介

carburized steel

可經受滲碳淬火使表面硬度耐磨性提高而心部保持適當強度和韌性

特點

其成分特點是低的含碳量,一般為0.1%~0.25%;主要合金元素有Ni、Cr、Mn等,輔助合金元素有W、Mo、V、Ti等。其熱處理的特點是,對於低強度的15Cr和20Cr多則,滲碳後應直接淬火或二次淬火;中強度的20CrMnTi鋼滲碳後應直接淬火;高強度的18Cr2Ni4W4鋼滲碳後應採取空冷、高溫回火,這樣能使零件滿足其在機械性能上的要求。

用途

滲碳鋼主要用於製造齒輪凸輪活塞銷零件

詳細信息

滲碳鋼滲碳鋼

具有高碳的耐磨層和低碳的高強韌性心部,能承受巨大的衝擊載荷接觸應力和耐磨。汽車、工程機械和機器製造等行業中,大量使用的齒輪,是滲碳鋼套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實例。

滲碳鋼常用的合金鋼系列主要是CrMn系、Cr-Mo系和Cr-Ni-Mo系等。

保證滲碳鋼心部的組織和性能的核心是淬透性。一般用途的滲碳鋼件的心部組織為50%左右的馬氏體加其他非馬氏體組織。重要用途(如航空滲碳齒輪),心部組織亦應為馬氏體或馬氏體/貝氏體組織。提高淬透性的常用合金元素有鉻、、鉬和硼。從合金化的經濟角度考慮,CrMn系(特別是含硼鋼)值得推薦,但就生產和使用的角度而言,Cr-Mo系鋼更為優越。重要用途的、高質量要求的滲碳鋼一般均含有一定量的鉬,尤其是對於重載的大型滲碳件更需要。

當心部性能確定後,滲層組織和性能對其使用壽命具有決定性作用。滲層的組織要求為全馬氏體和細小、彌散、球狀分布的合金碳化物。保證滲層組織的核心仍然是淬透性。滲層應具有高的硬度、良好的顯微組織、合理的殘餘應力分布和一定的韌性儲備。

1、用途滲碳鋼主要用於製造要求高耐磨性、承受高接觸應力和衝擊載荷的重要零件,如汽車、拖拉機的變速齒輪,內燃機上凸輪軸、活塞銷等。

2、性能要求①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心部具有足夠的韌性和強度,即表硬里韌;②具有良好的熱處理工藝性能,如高的淬透性和滲碳能力,在高的滲碳溫度下,奧氏體晶粒長大傾向小以便於滲碳後直接淬火。

3、成分特點①低碳:含碳量一般為0.1~0.25%,以保證心部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碳高則心部韌性下降。②合金元素:主加元素為Cr、Mn、Ni、B等,它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鋼的淬透性,從而提高心部的強度和韌性;輔加元素為W、Mo、V、Ti等強碳化物形成元素,這些元素通過形成穩定的碳化物來細化奧氏體晶粒,同時還能提高滲碳層的耐磨性。

4、熱處理和組織特點滲碳件一般的工藝路線為:下料→鍛造正火→機加工→滲碳→淬火+低溫回火→磨削。滲碳溫度為900~950℃,滲碳後的熱處理通常採用直接淬火加低溫回火,但對滲碳時易過熱的鋼種如20、20Mn2等,滲碳後需先正火,以消除晶粒粗大的過熱組織,然後再淬火和低溫回火。淬火溫度一般為Ac1+30~50℃。使用狀態下的組織為:表面是高碳回火馬氏體加顆粒狀碳化物加少量殘餘奧氏體(硬度達HRC58~62),心部是低碳回火馬氏體加鐵素體(淬透)或鐵素體加托氏體(未淬透)。

5、常用鋼種

根據淬透性不同,可將滲碳鋼分為三類。

①低淬透性滲碳鋼:典型鋼種如20、20Cr等,其淬透性和心部強度均較低,水中臨界直徑不超過20~35mm。只適用於製造受衝擊載荷較小的耐磨件,如小軸、小齒輪、活塞銷等。

②中淬透性滲碳鋼:典型鋼種如20CrMnTi等,其淬透性較高,油中臨界直徑約為25~60mm,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良好,大量用於製造承受高速中載、抗衝擊和耐磨損的零件,如汽車、拖拉機的變速齒輪、離合器軸等。

③高淬透性滲碳鋼:典型鋼種如18Cr2Ni4WA等,其油中臨界直徑大於100mm,且具有良好的韌性,主要用於製造大截面、高載荷的重要耐磨件,如飛機、坦克的曲軸齒輪等。

熱加工工藝

滲碳是指使碳原子滲入到鋼表面層的過程。也是使低碳鋼的工件具有高碳鋼的表面層,再經過淬火和低溫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層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著低碳鋼的韌性和塑性。一般滲碳的溫度為900~950℃,淬火溫度為800~850℃油淬,回火溫度為180~2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