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泡

所謂滯泡,按照字面理解就是經濟停滯與資本產品的泡沫,解釋為政府的擴張性宏調政策,對振興經濟的效果未達到預期。另一方面,經濟泡沫化的情況卻急速惡化,形成了實體經濟持續呆滯而資產泡沫上漲的背馳現象,所以稱之為“滯泡”。其根本原因是各國央行的大放水及低息甚至零息的超寬鬆貨幣政策。

基本概念

經濟危機經濟危機

所謂滯泡,按照字面理解就是經濟停滯與資本產品的泡沫,解釋為政府的擴張性宏調政策,對振興經濟的效果未達到預期,另一方面,經濟泡沫化的情況卻急速惡化,形成了實體經濟持續呆滯而資產泡沫上漲的背馳現象,所以稱之為“滯泡”。

形成原因

目前存在一系列妨礙全球經濟復甦的基本因素,包括去槓桿化、保護主義及金融不穩等,此外政府的擴張性巨觀調控政策,對振興經濟的效果亦未如理想。另一方面,經濟泡沫化的情況卻急速

惡化,形成了實體經濟持續呆滯而資產泡沫上漲的背馳現象,可稱之為“滯泡”,其影響值得關注。泡沫化加快的根本原因,是各國央行的大放水及低息甚至零息的超寬鬆貨幣政策;由此造成的虛假榮景吸引遊資投入,經濟中的短暫反彈被誇大為真正復甦,泡沫便愈吹愈大,與實體經濟日益脫節。

更為關鍵者是,資產泡沫有多種“好處”,如:一、由財富效應推動經濟。二、有助改善銀行壞賬、增加稅收。三、重建市場信心。這都有助暫時減緩即時的危機衝擊,政經矛盾及政府面對的壓力,因此當局對泡沫自然采容忍態度,儘量拖延壓抑措施。因此可以預期,目前孕育中的泡沫會比之前的更大,與實體經濟的反差更強,後果為何不言而喻。

典型事件

回顧美國近年經濟的歷程更發人深省。經濟曾經歷了許多不同形態,危機前的可稱為“熱泡”:即以泡沫推動實體經濟至熾熱狀態。當時是以資產漲價代替儲蓄來增加消費,2008年初經濟開始放緩,而在美元大貶值中商品價藉機攀升,令經濟有走向滯脹的可能。到下半年經濟加快下滑,美元卻強力反彈並令商品價大跌,便出現了通縮型衰退。
今年來則如上述,在經濟持續不景氣中金融市場復甦,樓市亦似開始觸底,令“滯泡”狀態正在形成。未來如何發展,和會否轉向另一狀態則尚待觀察。顯然,各國一天未能為超級擴張定下退出機制,或採取抑制行動,泡沫化趨勢料將繼續,直至被新出現的變故戳破。日前英國宣布再擴大債券收購額500億英鎊,顯示還有可能再進一步大放水,如是則“滯泡”亦將深化。

香港次季度經濟表現較預期佳,GDP比上季回升,結束了下滑走勢,也幸好如此,否則將落在“潮流”後面:次季度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都有明顯改善,中國內地見到V形反彈,法、德錄得輕微增長,美國的跌幅亦較上季大幅收窄。於是一時間各地官商學人士紛紛唱好,指最壞時刻已經過去,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噩夢告終,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在粉飾太平聲中仍有頭腦清醒者,如英國《金融時報》評論(8月15日)便提醒人們,勿對仍在掙扎的美國經濟盲目樂觀。文章提出的一些觀點頗值得參考:(一)經濟惡化只是放緩,難言最壞時刻已過。(二)金融業仍多潛在問題,故難言不會再有重大突發事故。(三)聯儲局宣布仍會在一段較長時間內保持利率於接近零的水平,難說是對前景有信心。(四)按揭斷供數目再創新高,和逾四十萬人退出勞動力行列,反映住房及就業市場並未轉好,故經濟難望脫困。

如何解決

在全球經濟將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有幾點尤其值得注意。首先,如美國教授魯賓尼所說,這場危機即使可在今年底結束,仍是六十年來最差劣的一次:時間更長而深度更大,因此其衝擊也更廣更深。其次,美國人已開始增加儲蓄、加快還債而減少消費開支,家庭去槓桿化過程業已啟動。這不單會在較長時期內抑制美國的經濟復甦,還將造成全球(包括中國)的外需持續不振。再次,現時美國金融體系表面穩定,其實毒素未清。大銀行得政府撐腰暫時不會有問題,但地方銀行仍在陸續倒下,今年來已關閉了七十多間,全年料將消失過百家。
最後,也至為關鍵的是政策失效。聯儲局大手向市場注資,令資產急升逾一倍至二萬億美元以上。但注入資金卻未有很多進入實體經濟支持增長,大銀行的信貸餘額在下降而非上升,放在聯儲局的超額儲備,卻急升至逾七千億美元。同樣,財政支出增加了人民收入,但消費、零售卻依然不振,人們把錢拿去還債,持有的國債數量亦大升。因此,無論財政及貨幣的超級擴張政策,都很大程度在空轉:錢放下去又轉回來,而財政及聯儲局所承擔的風險卻不斷上升。問題還不止此:政策支持難以長久,魯賓尼教授指到明年初力度漸盡時,政府便將面臨兩難抉擇:若繼續投入會令財赤增加,將危及債券市場和拉高利率,若退出則經濟又會再度下滑。
展望未來,還須注意泡沫重燃的風險:當舊泡沫未處理好時,新泡沫又已出現。股市及債務市場已回升甚多,多種商品價格今年來更升幅巨大,如果引發通脹加快上升則影響更大。此外,銀行又開始重推高風險的貸款及投資產品。在資金極度泛濫而經濟吸納不下時,必然出現泡沫化,但由這帶來的不穩將危害復甦。總之,在實體經濟料將持續疲弱,而各類資產泡沫漸多時,歐美經濟或將陷入前所未見的“滯泡”時期,經濟停滯不前而資產泡沫高漲。顯然,風險亦將因而上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