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哨民族村

滑石哨民族村

滑石哨民族村位於鎮寧、關嶺兩自治縣交界處的白水河上,距貴陽市137公里。

簡介

黃果樹大瀑布+天星橋景區+陡坡溏套票是180元,再加50元的觀光車票,一共是230元。大瀑布景區內大扶梯50元(往返);黃果樹石頭王國——石頭寨, 不需要門票。

交通

貴黃高速公路從貴陽經安順直達黃果樹,僅需2個小時。此外,遊客可在貴陽的長途汽車站乘坐開往安順的汽車,票價15元,約2小時的車程,每二十分鐘就有一班。也可在黔靈公園旁的貴陽旅遊客運中心車站乘坐黃果樹—天星橋—苗寨一日游的專線車,票價60元往返。

特產

蠟染、銀飾、竹雕、地戲臉子、q、董酒、玉屏簫笛、大方漆器、威寧黃梨、興義紅袍桔、羅甸黃果等。

溫馨提示

1、游黃果樹的最佳時間是7、8月份,此時水量豐富,氣勢磅礴。枯水期去是沒有那種感覺的。

2、遊覽黃果樹瀑布需帶好傘,否則會被水淋得濕透。也可在景區買2-3元一件的一次性雨衣。

3、拍照一定要下到犀牛潭邊,那裡的景色、視角和取光都是最理想的,千萬不要和一大群人擠在去水簾洞的路上搶鏡頭,角度、效果均不好,而且經常會讓其他的遊人成為你照片裡的主角。

一、取瀑布全景,以觀瀑亭為佳,可以遠眺整個黃果樹瀑布的全貌;

二、取彩虹,以“水簾洞”三字石牌旁為佳處,技術好的可照出雙重彩虹(上午此處為折射區);

三、望水亭,可以鳥瞰黃果樹瀑布飛流直下的雄姿。

四、這裡有亞洲最大的手扶電梯,足有300多米,上下一次5-6分鐘,票價50元。

周邊景區

黃果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黃果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西南部,距省會貴陽市128公里,距西部旅遊中心城市安順市區45公里,有滇黔鐵路、株六複線鐵路、黃果樹機場、320國道、貴(陽)黃(果樹)高等級公路貫通全境,新建的清(鎮)黃(果樹)高速路直達景區。景區籌建於1977年,1980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管理處",1982年8月被國務院定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3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區"、"中國最美的地方"、"西部最具魅力旅遊景區"、"中國風景名勝區顧客十大滿意品牌"、"歐洲遊客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等榮譽稱號。

景區規劃面積1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約900米,年平均溫度為16攝氏度,景區內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氣含負氧離子兩萬八千個以上,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稱。景區接待設施完善,是休閒、度假、觀光、療養、吸氧"洗肺"的理想勝地。

東坡犀牛洞

東坡犀牛洞 東坡犀牛洞

犀牛洞又稱“伙牛洞”,位於安順市西30公里處,形成於200萬年以前,1975年修建地下提水站時,在洞內挖出牛骨化石,遂改名犀牛洞。洞長400多米,寬5-100米,蜿蜒曲折,結構奇特,有澄潭、層樓、別淚、宮殿。

鐘乳石豐富多彩,有浩瀚無垠的雲海,威儀可畏的門衛,懷抱嬰兒的苗婦,形象逼真的獅子,白練倒懸的瀑布圖等,一幅幅自然畫卷,爭奇鬥勝,目不暇接,中心有個宏偉的園形宮殿,可容千人。頂上的藻井飾滿瓔珞,中央聳立一根擎天柱,大可合圍,高達30餘米,上下筆直,分節均勻,每節有細緻的直線紋,酷似象牙雕刻,左側的巨幅石幔,白洞頂下垂,皺紋清晰,色調和諧,與戲台上使用的絲絲絨幕布無異大殿後面,一個百米見方的穹窿,復罩著長70米,寬20米,深27米的碧水龍潭,岸邊石筍如林,半山寶塔在望,潭側一洞,陳列著石鑼石鼓,扣之發出金屬聲,餘音迴蕩,經久不息。整個洞中一時八音齊奏,清脆悅耳,令人稱絕。

雙明洞

雙明洞 雙明洞

雙明洞位於鎮寧縣城南1.5公里處,原黔滇古驛道由洞中穿過,古石刻古蹟較多。分為前後兩洞。前洞左旁硝石壁立,高30餘米,岩壁下有一斜洞潭,岩壁上有一些小溶洞,並有天然石拱門跨於道上,與洞左壁相連,儼苦石門,又似桂林的象鼻山。石門前鐫有“一天門”三個大字,後面刻有“勝境”兩大字。過石門,前行幾步,岩壁上又鐫有“宇宙奇蹟”四個大字。前後洞幾乎相連,前洞出口如門,後洞出口若窗,晝則陽光透入,纖離可見,故名“雙明洞”,夜晚月亮偏西時,月光射入,兩洞均各有一月,十分幽雅,故有“雙明漏月”之美稱。

民族文化村

這個古老的仡佬族村寨已有700多年歷史,是仡佬族保存最好的一個民族村寨,被列為貴州省20個民族文化重點保護建設村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仡佬族文化保護建設村寨。古寨建築保存較為完好,房屋多為木構建和木裝修,門窗雕飾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建築年代在清朝鹹豐、同治至民國年間。

安順扁擔山

安順扁擔山 安順扁擔山

扁擔山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西25公里。是布依族聚居之區。四面皆崇山峻岭,中為槽子。從安莊之白水河溯流而上,至槽子中段,秀峰兀立,丘壑幽深。河流婉轉激揚,多處跌為瀑布。逾數里,有一上阜,高約30米,寬20餘米,長達2公里。中有石告一線通,青草蒙茸,蒼蒼一片,橫臥于田疇之間。兩端小山突起,樹木蔥蘢,山下各有小村,北曰保戛,南曰孔馬。狀如扁擔荷物,故名扁擔山。人行其上,四顧阡陌縱橫,群山獻翠,雞犬之聲相聞。該土阜歷來是布依族人民歡慶傳統節日的天然廣場。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各寨男女青年穿麗服,跨駿馬,帶著武器齊集於此。男子賽馬比武,女子跳舞拋花,鼓樂喧天,人山人海。七月初一至十五,則有一種近乎跳神的活動,名曰“放八仙”。盛況與春季賽馬比武相埒,頗具濃厚的民族色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