滍陽鎮

滍陽鎮

滍陽鎮設立於1965年,位於市區西部新城區5公里處,總面積32.4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滍陽鎮滍陽鎮九屆人大一次會議
滍陽鎮設立於1965年,位於市區西部新城區5公里處,總面積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萬畝,轄18個行政村,29個自然村,105個村民組,總人口24714人。滍陽鎮東鄰新城區,西接魯山縣辛集鄉,北依寶豐縣周莊鎮和楊莊鎮,南偎白龜山水庫。距新城區5公里,城市中心區14公里,石人山風景區90公里。區劃調整後鎮域總面積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萬畝,轄24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總人口3.8萬人。

城鎮歷史

滍陽鎮滍陽鎮農村經濟
滍陽鎮原是寶豐縣的四大名鎮之一,歷史文化悠久,西周時期已是應國都城,有千餘年的文化歷史和美麗傳說,在海內外具有較高的影響。滍陽鎮位於市區西部,緊臨新城區。平頂山又名鷹城,即是從該鎮舊址。古應國貴族墓地出土的象徵應國圖騰標誌的“玉鷹”而得名。
在西周和春秋時期,滍陽是應國國都的所在地。據傳說,應國早在黃帝時期已是一個強大的部族,叫應龍氏,大概由東夷族的雁氏和炎帝族的句龍氏結合而成。他們幫助黃帝族打敗了蚩尤氏,定居于山西。後遷至魯山縣之應鄉,在滍水中游的北岸新建都城。滍水即因黃帝打敗蚩尤而得名,滍陽因在滍水的北岸而得名。
周武王滅殷商後,封其四子於應國,周代應國為姬姓侯國。據考證,應人是以鷹為圖騰的氏族部落。《太平寰宇記》卷八汝州魯山縣云:“應國在襄城父城縣西南。”這裡所說的襄城父城縣,即指現在寶豐縣李莊鄉境內的古城。有關資料顯示,商周時期應國管轄的大致範圍是如今的襄城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葉縣和平頂山市區。之後,應國在弱肉強食的西周末年一系列戰爭中被楚國所滅。在東漢後改為應鄉,西魏、隋、唐初為滍陽縣,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太宗李世民精兵簡政,廢滍陽縣為鎮。此後的1300餘年裡,滍陽鎮歷經風風雨雨,演繹了燦爛的商業文化史。
種種史料和遺蹟證明,新華區滍陽鎮政府所在地南兩公里、新城區西南三四公里處,白龜山水庫西北的萬畝魚蝦養殖區即古應國國都所在地。歷史上的古應國國都和滍陽鎮原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地方,1964年因白龜山水庫建成使用,滍陽鎮政府才搬遷到現在的新華區薛莊村

行政區劃

滍陽鎮下轄村:
薛東村 梁莊村 楊官營村 西王營村 周莊村 姬莊村 薛西村 毛營村
北治村 庫莊村 鄭營村 東羊石村 馬跑泉村 惠窪村 焦莊村 石橋營村
閆口村 葉營村 岳莊村 西太平村 東王營村 夏店村 徐窪村 南宋村
連莊村 何莊村 東治村 幸福村 肖營村 賀村

領導班子

滍陽鎮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李曉黎

黨委副書記、鎮長:楊玉波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人大主席、政協聯工委主任:劉宏偉

黨委委員、副鎮長:曲金北

黨委秘書、武裝部長:胡俊耀

組織委員、副鎮長:周阿軍

副鎮長:王英傑

副科級幹部:張振國

經濟發展

滍陽鎮滍陽鎮經濟
滍陽鎮鎮自然資源豐富。石灰石、河沙、伊利石儲量大,均已開發利用,特別是伊利石礦藏居全國第一,有很高的開發價值。以伊利石為原料開發生產的塑膠填充劑已在橡塑行業得到套用,各項指標均優於其它添加劑,成為塑膠行業無機填充劑的理想換代產品。
該鎮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2005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950元。發展了以滍陽魚場為中心的水產養殖園區;發展了以肉豬養殖、肉雞為主的何莊豬場、姬莊雞場;發展了以蔬菜種植為主的姬莊示範園區;發展了以焦莊、韓寨為主的民俗飲食文化村;發展了以庫莊為主的沼氣建設示範村。
滍陽鎮在歷屆鎮黨委、政府領導下,勤勞、勇敢、智慧的滍陽鎮人民,按照發展經濟、富民強鎮、建設小康的指導思想,以鞏固農業為基礎,發展企業為主導,廣開門路,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初步形成了以水泥予制生產、種植、養殖、交通運輸、旅遊、商業和飲食服務業同步發展的經濟格局。聖光醫藥、潛源機械、清高機械、偉強工貿、恆通煤機、景博玻璃、安吉爾純淨水、舒山機械加工等項目先後落戶滍陽,經濟發展快速。站在滍陽街頭,店鋪林立,人來人往。曾經有過輝煌的古鎮,如今充滿了朝氣,散發著勃勃的生機。

鄉鎮鎮建設

滍陽鎮滍陽鎮領導幹部
滍陽鎮碧水藍天,位置優越。平頂山新城區就坐落在該鎮東南白龜山湖畔,核心區首期10平方公里的基本建設工程已完工,25平方公里的規劃區覆蓋全鎮,湖濱大道、快速通道橫穿而過,市政大廈開始辦公使用,新城區的雛形凸現。
滍陽鎮鎮政府附近、平寶公路兩側東西兩公里多長的範圍內,仍舊聚集著上千家的商戶。在這裡,不僅有百年歷史的馬記沖湯、包記水煎包、何記雜貨店等飲食、百貨老店,還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湧現的家電、通信、超市、影樓、髮廊等具有現代氣息的店鋪。平頂山新城區就坐落在滍陽鎮東南白龜山湖畔,核心區首期10平方公里的基本建設工程已完工,25平方公里的規劃區覆蓋全鎮,湖濱大道、快速通道橫穿而過,滍陽鎮的地理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滍陽鎮交通便利,通信發達。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平韓鐵路、平魯公路、平寶公路、洛平漯高速、鄭石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多路公車通達。開通的8000多門程控電話,促進了城鄉通訊的快速傳遞。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平韓鐵路、平魯公路、平寶公路、鄭石高速公路穿境而過,26路公車通達本鎮。

城鎮格局

滍陽鎮滍陽鎮人民生活
滍陽位於南北大道要衝,其民居受南北文化的影響,不僅具有北方樸實、厚重的特點,還有南方民居的秀美。滍陽街南北寬1.5公里,東西長1.5公里,周長9里13步,城牆由青石砌成,非常堅固,城內有縱橫8條大街,2萬餘口人在此居住。
滍陽街共有東、東南、南、西、北五道門,東門以迎許昌方向客商而叫“迎旭”、東南以望古楚國故地葉縣而叫“望楚”、南門臨滍水叫“臨”、西門因應水像一條玉帶一樣繞城而走而叫“帶應”、北門可通寶豐和洛陽而叫“通寶”。
滍陽街內,應河水與福水交匯後進入城內,再由東南門流出城外,共經過72座大小橋樑,其中較大的橋有東街石橋和太華橋。東街石橋位於東門內東西大街200米處,橋長27米,寬7米,為雙拱橋,橋面由青石鋪成。太華橋位於山陝會館後,距東南門150米,呈典型明代建築風格,橋長12.3米,寬5.7米,為拱形橋。西門下兩側寨礎處,有兩條紅石雕刻的千斤重大鯉魚,據說是為鎮住應河而建。逢陰天即將下雨時,石鯉魚就會返潮,甚至能滴下水來。
在滍陽街西門、南門內和十字街南路東,有關帝廟、東軲轆廟、泰山廟三大戲樓,城內還有大大小小20多家不同字號、檔次不一的茶館。趕腳累了或生意談完了,到戲樓聽聽戲,到茶館喝喝茶,成為當時滍陽街人最主要的休閒方式。
由於修建白龜山水庫,不少老建築都淹沒在白龜山水庫的波濤之下。如今,在滍陽鎮薛莊村中的曲家大院保存比較完好,從這個享譽魯、寶、郟等地的清代建築群中,人們仍然可以感受到滍陽民居建築的獨特魅力。

歷史文化

滍陽鎮滍陽鎮自然資源
滍陽鎮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也是歷史上重要的水陸碼頭和貨物集散地。滍陽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何俊卿告訴記者,千年古鎮滍陽是北達洛陽、西安、蘭州,南抵南陽、襄樊、漢口的陸路交通咽喉,又是淮河上游的重要碼頭。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加之交通方便,歷來是南糧北鹽的重要集散地。商人們用畜馱、車載、肩挑、背扛等原始的運輸手段,把民眾急需的食鹽、糧食、棉花、花生、茶葉、瓷器等生活用品運往滍陽進行交易,使滍陽鎮“商賈雲集,行店林立”。
據史料記載,早在金代,陝、冀、晉等地的一些商人就看中了滍陽這塊風水寶地,紛紛前來經商。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滍陽街開始走向鼎盛時期,大街兩側商鋪林立,買賣興隆,輻射周邊數百公里。到清道光年間,清軍曾國藩部和太平天國軍隊激戰於湖南,長江水路運輸線被切斷。長期依賴水路運輸供應食鹽的鄂西、豫南民眾,食鹽奇缺。此時,鄂西、豫南的商人先在當地購買糧食再運到陽兌換食鹽,晉、洛兩地的商人則把大批食鹽運往滍陽出售。滍陽的商人也把握住這次商機,開設糧行、鹽店,一時間陽的集市上糧車排成長龍,南北客商雲集,一派繁榮景象。滍陽街逢雙日成集會,北街和東南門兩個集會市場均長約500米。
上世紀初,滍陽街東西大街“乾生”糧行、“積余厚”油坊,北街“泰順”糧行,太華街“振興長”油坊,東南門外“益盛祥”糧行,並稱為滍陽五大商號。據《寶豐縣誌》記載,至1951年,滍陽街還有商戶130家,攤販222家,手工作坊264家。
滍陽街走向鼎盛,主要得益於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源於糧食市場的興起。1929年豫西北春夏大旱,糧價上漲,南陽市的方城、社旗、鄧州等地糧商運糧到滍陽市場銷售,糧行增加到9家,當年僅“泰順”、“益盛祥”、“中和”三家糧行交易量就達1808萬公斤。糧商賣糧之後,在東西大街買日用雜貨運回南陽地區銷售,主要有食鹽、布匹、煤油等。洛陽客商從洛陽運來棉花、布匹、雜貨,在市場銷售後購回糧食,運回本地銷售。與此同時,滍陽鎮沙河、應河口碼頭上,商船往來穿梭,從下游地區運來食鹽、絲綢等貨物,再將從滍陽街中轉來陶瓷、煤炭、布匹、中藥材等,運往豫東地區和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滍陽由此成為當時豫西南最大也最有影響的貨物中轉站和經濟貿易中心。

考古發掘

滍陽鎮滍陽鎮應國墓地文物
1979年以來,由於當地磚瓦廠取土燒磚,在北滍村西南的滍陽嶺上陸續出土了一批又一批的應國和友好鄰邦鄧國的青銅禮器,應國墓地開始被世人關注。這是一處包括西周、春秋、戰國、西漢、東漢時期連續使用的大型古墓群,尤其以應國貴族墓和楚國貴族墓為主,因此稱之為應國墓地。
1989年,應國墓地被河南省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過省市兩級文物部門長達十幾年的考古發掘,共發掘墓葬357座,計出土銅、、鉛、錫、金、、石、陶、瓷、骨、牙、貝、蚌、木等各類文物萬餘件,其中尤以銅器和玉器為大宗。鑒於其重要的學術價值,應國墓地199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0年被評為河南省20世紀十項重要考古發現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