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油杉

滇油杉

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科屬:松科(Pinaceae)油杉屬(Keteleeria)又名蓑衣龍樹,古老的殘遺樹種。是雲南高原的鄉土樹種,也是南方高原用材樹種和綠化樹種,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滇油杉滇油杉
中文名:滇油杉、雲南油杉
其它俗名:杉松、杉樹黑杉松雲南杉松
科拉丁名:Pinaceae
屬拉丁名:Keteleeria
種拉丁名: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食用部位:嫩葉
食用方法:煮後涼拌
其它用途:可作用材、入藥、制皂
生態型:常綠喬木
葉特徵:線形,表面光綠色,中脈凸起,背面青色
花特徵:雄花簇生於葉腋或枝上部;雌花直立於短枝頂部
果特徵:卵圓形,幼時紫色;成熟時不脫落,果期2月
海拔:700-2500
生境: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

簡單概述

滇油杉滇油杉
喬木,高達40米,胸徑1米;樹皮暗灰褐色,不規則深縱裂成塊片脫落。枝較粗,開展;1年生小枝常有毛,乾後淡粉紅色或淡褐紅色,2-3年生枝無毛,灰褐色、黃褐色或褐色,枝皮裂成薄片。葉條形,長2-6.5厘米,寬2-3(-3.5)毫米,先端常有微凸起的鈍尖頭(幼樹或萌生枝之葉先端有微急尖的刺狀長尖頭),基部楔形,上面中脈兩側各有2-10條氣孔線,間或沒有,下面中脈兩側各有14-19條氣孔線。球果圓柱形,長9-20厘米,徑4-6.5厘米;中部種鱗卵狀斜方形或斜方狀卵形,上部邊緣向外反曲,邊緣有細齒,背部有毛或近無毛。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產於雲南中部及北部、貴州西部及西南部海拔1000-2800米,四川西南部安寧河流域及大渡河流域海拔700-2600米山地。雲南油杉除形成小片純林外,經常和高山栲、滇青岡、雲南松或華山松混交。亦有人工林。

分布區域

油杉屬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較松科其他各屬為低,零星生於溫暖濕潤的丘陵、低山或中山下部。主要分布於新平、鶴慶、麗江、楚雄、景東、硯山、廣南、尋甸、玉溪、曲徑、漾濞、大理、鄧川、大姚、祿豐、易門、雙柏、文山、昆明、思茅、元江,產雲南西北至中部及東部等地。

滇油杉滇油杉滇油杉

形態特徵

樹高搭40m;乾皮厚爾粗糙,不規則深裂痕。一年生粉紅色至淡褐色紅色,有褐毛。葉較厚,長2~6.5(9)cm,寬2~3mm,先端尖,成不規則二列狀。球果圓形,長15~20cm,徑約5cm,果鱗上緣向外反卷。

生長習性

喜光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能力較差。中心分布區年均溫度11~18℃,年降水量780~1600毫米,相對濕度大於70%。對土壤要求較高,在腐植質含量低、土壤板結粘重、肥力低的地方生長不良。耐火燒。天然林木生長較慢。

現狀與保護

滇油杉滇油杉
現狀:漸危種。油杉分布於南方省區丘陵地帶。滇油杉分布於雲南部分地區,由於人為干擾,破壞嚴重,目前成片森林極少,多散生在闊葉林中。易危(VU)。已載入《中國植物紅皮書》。
保護價值與措施

油杉特產中國,是古老的殘遺樹種,對研究中國南方植物區系有一定的價值。木材紋理直,有光澤,材質堅實,耐水濕,為造船及家具等的良材。可選作亞熱帶地區海拔500米以下沿海低山丘陵地的造林樹種。現存的成片油杉林,多在寺廟附近和風景區,其他各地零散的油杉應儘快給予保護,對古樹要掛牌保護,同時要積極採種育苗,推廣人工造林。 

繁殖培育

用種子繁殖,30公斤球果可出種子1公斤,每公斤種子約14500粒,發芽率約50%,條播每畝播種量25-30斤。2年生苗木高達30厘米以上即可定植。為雲貴高原的造林樹種。天然更新能力很強,林地多野生苗,可以利用;也可進行萌芽更新。

木質特徵

巨觀特徵:木材黃褐色至淺紅褐色,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有光澤;濕切面上微有酸臭氣味,易消失;有光澤;無特殊滋味。生長輪甚明顯,輪間晚材帶色深,寬度不均勻,早材至晚材急變;軸向薄壁組織不見。木射線稀至中,甚細至略細,在放大鏡下橫切面上明顯;在肉眼下徑切面上有射線斑紋。樹脂道多集中在晚材帶,在肉眼下明顯,色白,有時呈弦列;在縱切面上通常不易看見。
基本性質:紋理直,結構粗而不均勻;重量輕至中;硬度軟至中;乾縮小至中;強度低或中,衝擊韌性中。耐腐性強;膠粘性能因含松脂而捎差;油眼可見。

主要用途

滇油杉滇油杉
房屋建築,優良家具,膠合板,橋樑,農具,地板,枕木,坑木。樹皮浸汁,用作土法製紙填料。

1、木材可作建築、家具等用材;
2、種子油供潤滑、制皂用;
3、根皮煮水治漆瘡,能散風熱,活血解毒,治跌打損傷。
4、雲南油杉幼葉及根不可食用。五八年曾廣泛有人採食,結果得腫病,發病率幾達100%。
文獻《雲南野生食用植物》、 《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醫藥用途

藥 名:雲南油杉
來 源:為裸子類植物藥松科植物雲南油杉的根皮。
功 效:解毒療瘡,化瘀療傷。
主 治:用治皮膚瘡癤癰腫,久不收口,跌打損傷、血瘀。
性味歸經:辛,溫。肺、肝、腎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9-15克,水煎服。外用:搗敷。
別 名:杉松、雲南杉松(《中國樹木學》)、松殼絡樹、杉松(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主產雲南、貴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寧河流域或西部大渡河流域。
拉丁名:雲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考 證:始載於《中國裸子植物志》。

相似物種

油杉屬植物種類很多,其中分布區較廣的5種為:鐵堅油杉、雲南油杉、江南油杉、油杉和石灰岩山地新發現的黃枝油杉。
海南油杉:產於廣東海南島霸王嶺(模式標本產地)海拔約1000米的山區。
黃枝油杉:產於廣西北部及貴州南部 ,多生於石灰岩山地。
江南油杉:產於雲南東南部 、貴州、廣西西北部及東部、廣東北部、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浙江西南部。
矩鱗油杉:產於廣西西部田陽
青岩油杉:產於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四川北部、東部及東南部、湖北本部及西南部、湖南西北部、貴州西北部。
柔毛油杉:產於廣西北部羅城宜山、貴州南部黎平從江下江
台灣油杉:產於台灣
鐵堅油杉(原變種):產於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四川北部、東部及東南部、湖北本部及西南部、湖南西北部、貴州西北部。

滇油杉百年油杉
滇油杉旱地油杉
滇油杉黃枝油杉

冷杉:常綠喬木,耐寒,耐蔭性強,喜涼潤氣候,是森林更新和造林的主要樹種,也可綠化觀賞。種子繁殖,播種前要催芽,一般採用雪中埋藏法或低溫濕沙層積法。幼苗出土後要適當遮蔭,秋天要給以充分的光照,使苗木能健壯地發育。育苗期要注意預防立枯病。苗木生長緩慢,第三年春進行苗圃移植,第五年可以出圃造林。
雲杉:可高達25米。喜高寒,耐陰濕,是高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主要樹種,也是園林綠化觀賞的樹種之一。種子繁殖,幼苗喜陰濕,對陽光抵抗力弱,圃地應選擇在海拔較低、地勢開闊、利於排水、土壤肥厚的粘壤土地。播種前要催芽,幼苗出土後要保持濕潤,架設蔭棚,防止暴雨衝擊。雨後或灌後要鬆土,全年6~8次。剛出土的幼苗要防止鳥害與日灼,夏天要防立枯病。幼苗生長遲緩,當年不間苗,第二年適當間苗,一般3~4年生的移植苗可以出圃造林。

池杉:落葉喬木,高達25米。喜潮濕,樹冠窄,抗風力強,既是優良的觀賞樹種,又可選作江南地區的綠化造林樹種。種子和扦插都可繁殖,圃地要選擇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沙壤土,冬播或浸種後春播。剛出土的幼苗要適當遮蔭,夏秋高溫季節要注意澆水。造林可用一年生幼苗,綠化用三年生移植苗。扦插可用1~2年生幼樹的硬枝或嫩枝。

水杉:落葉喬木,是一個古老的樹種,被稱為“活化石”,是著名的速生用材樹種和優美的庭園樹種。喜歡生長在土壤深厚、肥沃濕潤的地方,不宜在乾旱瘠薄的土壤上栽植。播種或扦插繁殖。圃地應選擇在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和病蟲害少、肥沃疏鬆的沙壤土。幼苗出土後要注意鳥害,適當遮蔭。6~8月分幾次施肥。兩年出圃定植。用一年生枝扦插繁殖,成活率較高。

紅皮雲杉:產於遼寧東部山區,特徵特性:常綠喬木,樹冠闊圓錐形,老齡時為廣傘形。葉條形。花期在4-5月,球果圓柱形,直立,近無柄,熟時淡褐色,當年10月成熟,耐陰性強,喜生於土壤肥厚的陰坡,不耐高溫及乾燥,淺根性,抗煙塵能力較差。

滇油杉紅皮雲杉

鐵皮冷杉:產於遼寧東部,特徵特性:常綠針葉喬木。樹冠尖塔形,小枝有木釘狀葉枕,其基部下延。冬芽圓錐形,微有樹脂。切面四棱形,四面有氣孔線。雌雄同株雄球花單生葉腋,雌球花單生枝頂。球果卵狀圓柱形,在枝上斜下著生。種子倒卵圓形,黑褐色,頂端有膜質長翅。花期5-6月,球果9-10月成熟。

滇油杉鐵皮冷杉

相關報導

雲南油杉、雲南梧桐寫進《昆明園林名錄》
2007年4月26日,雲南油杉、雲南山茶、雲南梧桐雲南松等304種雲南本土特色的植物和樹種,寫進了26日出台的《昆明城市園林植物推薦名錄》。據悉,在名錄推薦的527種植物中,鄉土植物就占57.68%。

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汪天祥表示,雲南是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但目前昆明綠化常用的植物物種數量不足400種,而且鄉土樹種套用較少,與我省豐富的植物種質資源極不相符。制定名錄將能突出昆明花城、春城、植物王國的風采。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