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煙雨

這是清代文人易應斗詠“滄浪煙雨”之作,說明這個八景之首的“滄浪煙雨”,到清代已是大名遠播了。

詩詞鑑賞

天闊亭虛得趣幽,八景物望月收。
魚龍入夜御珠出,鷗鳥忘機狎浪浮。
遠近鄉村連市井,空煙雨幾船舟。
閒來此際堪憑眺,不必殊方覽勝游。

城北蓮花池面積近百畝,東連北門湖,西接烏龜山,北枕雙獅垴(今葡萄糖廠所在地)、南臨古城牆(今招待所濱湖路)。池內水平如鏡,微波蕩漾,夏秋之間,半池蓮花,香艷宜人。在這個面積廣闊的池內,那時有幾座古色古香的樓亭建築,頗具別致。滄浪亭,高三丈,建於池的中央,南有“政和堂”,北有“十詠堂”,西有“雲水草堂”,各距滄浪亭數十步,並築木橋數架,彼此互通,且各能沿橋從不同方向登岸。這一古代建築群,建於明代嘉靖二十八年,為興國知州周鵬倡議所建。
每當冥霧晨夕,煙雨迷離,文人學士遊覽其中,如登蓬萊仙境,時人有“小西湖”之稱。故名“滄浪煙雨”,列為八景之首。

相關條目

古詩李白 杜甫典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