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釀泉

滁州釀泉

滁州釀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度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為“古滁州十二景”之一。

簡介

滁州釀泉滁州釀泉
又稱讓泉,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題滁州醉翁亭》贊其:“聲如自空落,瀉向兩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響不亂人語,其清非管弦。豈不美絲竹?絲竹不勝繁。”清康熙年間(1662—1722),知州王賜魁立碑泉側。泉水清澈寒例,甘醇可口,四季不竭。

歷史淵源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道:“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讓泉在醉翁亭前,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後匯入山溪。水池三尺見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度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釀泉秋月”為“古滁州十二景”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