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骨病

溶骨病

溶骨病,又稱大塊骨質溶解症、消失骨病、Gorham Stout綜合症、急性自發性骨吸收、影子骨等,中醫稱“鬼怪骨”,西方也稱“幽靈骨(Phaniom bone)”,Johnson和Mcclure於1958年將本病命名為大量骨質溶解症,現被多數人採納。這種病症在國際上極其罕見,病人患部肢體柔軟呈海綿狀,不能抗地心引力。勉強抬起來患肢,則患肢彎曲無支持力。

病因病理

病因和發病機理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家族遺傳、外傷、感染、無菌性壞死、中樞神經系

骨盆部位溶骨病變9例骨盆部位溶骨病變9例
疾患、牛皮癬性關節炎及血管瘤或淋巴管瘤等有關。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與先天遺傳性或血管發育畸形有關,也有人認為是血管瘤樣病變,或與血管淋巴管增生有關。臨床見過的病因只有三種:遺傳、腫瘤和輻射。它無種族及性別差異,多發於5—2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
鏡下見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纖維組織增生,呈血竇狀,其中有淋巴細胞浸潤。但不象原發性血管瘤,有些象動靜脈瘺的毛細血管增生。所以有人認為是血管瘤病。
骨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磷酸鈣。有觀點認為,“鬼怪骨”是由骨的毛細血管和淋巴管異常增生侵蝕骨骼而致。聯想到樹藤能把大樹活活纏死,那么增生形成淋巴管瘤或血管瘤,耗氧增加,也可能導致骨質吸收、溶化,吸收的骨組織被血管纖維組織代替。其中,破骨細胞可能起了關鍵作用,這種推測還有待研究證實。病情很可能與病人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有關,應到實地做進一步調查。

疾病診斷

溶骨病的診斷只要是藉助於影像學的表現:大塊骨質溶解,X光上可見骨的大面積的消失,大量纖維化完全或部分替代了骨組織,患者可並發病理性骨折表現。
溶骨症的組織病理診斷,表現無特異性,光鏡下可見纖維組織增生,骨組織被溶解、吸收,未見破骨細胞,無骨組織增生,可見擴大的血管腔。

臨床表現

臨床中男性多於女性。部位多見於肩胛骨、鎖骨、肱骨、胸椎及肋骨。其次可見於骨盆

溶骨表現溶骨表現
、胸椎及腰椎,亦可見於肱骨。發生於尺骨、橈骨、腕骨及掌指骨者較少見,脛骨、腓骨及趾骨者也少見,有時亦可發生於上、下頜骨。
病人患部肢體柔軟呈海綿狀,不能抗地心引力。勉強抬起來患肢,則患肢彎曲無支持力。病變部位的主要症狀是肢體疼痛,無支持力,患部功能障礙,病理骨折是常見的症狀和合併症。 病變發生於胸椎者可引起病理骨折合併截癱導致死亡。

輔助檢查

X線,核磁共振等影像學的檢查,也可輔助做病理學檢查

鑑別診斷

1.惡性腫瘤多表現為界限不清的腫塊,常伴有局部疼痛、感覺消退或消失,而溶骨症無此症狀。
2.慢性骨髓炎X線片常示有死骨形成,病變多位於下頜體和下頜支,很少同時累及。而溶骨症X線片示無死骨形成,病變部位多同時累及下頜體和下頜支。
3.神經性關節病 有明顯神經受損病史或中樞神經病變,如:脊髓結核、脊髓空洞症、脊髓癆、麻

骨溶解症狀骨溶解症
風、糖尿病、外周神經損傷或炎症等,病變部位有明顯的運動、感覺障礙;而“骨溶解症”沒有神經受損病史或中樞神經病變,無運動、感覺障礙。神經性關節病病變部位發生於與神經損傷一致的四肢關節;而“骨溶解症”多發生於鎖骨、肩胛骨及頜骨、顱骨,也可見於骨盆,雖有四肢骨但相對少見,與神經病變無關。神經性關節病的X 線表現分3 型:吸收型、增生型及混合型,而且以增生型及混合型更多見,多數病例表現骨質增生明顯,伴有骨膜反應,關節畸形,關節面不規則、塌陷,關節間隙變窄。而“骨溶解症”X線表現:早期病變多侵犯單一骨骼,隨著病程發展病變範圍逐漸擴大,直至同一解剖部位的骨骼全部溶解吸收,並發生病理性骨折。早期骨皮質下及髓腔內有透亮區,繼而皮質骨向中心皺縮,最後骨質完全溶解破壞。受累骨質無骨膜反應,無新生骨形成。

疾病治療

1.植骨術
2.假體置換術
3.支架保護
4.截肢
5.放射治療者
6.積極治療併發症

相關病例

英國斯塔福德郡7歲男孩阿列克斯·克萊門特森3年前被確診患有一種名為“溶骨症”的罕見疾病,導致他的下頜骨和部分顱骨竟然原因不明地神秘“溶解消失”。下頜骨完全“消失”據報導,阿列克斯是英國斯塔福德郡特倫特河畔巴頓市人,2005年當阿列克斯4歲時不慎摔了一跤,結果4顆牙齒被撞掉,經牙醫治療回家後,阿列克斯仍感到十分疼痛,於是父母只好又找到另一名醫生為兒子檢查。令人目瞪口呆的是,X光片顯示,阿列克斯下頜骨竟完全“消失”了!英唯一“溶骨症”患者。據悉,阿列克斯的怪病令醫生困惑不已。多名資深專家會診之後,阿列克斯最終被診斷患上了一種名為“哥哈姆和斯淘特綜合徵”、又名“溶骨症”的疾病。據悉,阿列克斯是全英國唯一一個“溶骨症”患者,而全世界總共也只有不到200個“溶骨症”病例。據醫學專家解釋稱,正常情況下人類的骨骼每天都在不斷死亡,但同時也在不斷進行再生——和皮膚組織以及其他人體細胞一樣。然而,由於阿列克斯不幸患有“溶骨症”,令他的下頜骨細胞在死亡之後沒有新的再生細胞進行替換,導致他的下頜骨就仿佛“溶解”了一般。用腿骨充當“下頜骨”為了重建阿列克斯已“溶解”掉的下頜骨,2006年,阿列克斯在倫敦大歐蒙德醫院接受了一次長達11個小時的手術。在手術中,醫生從他的腿部取了一小段腿骨充當新的“下頜骨”,然後用金屬框架將之固定在下巴上。如全身“溶骨”將喪命,儘管手術很成功,然而讓人揪心的是,由於阿列克斯那塊從腿骨移植而來的“下頜骨”也沒有再生能力,如今它同樣也在逐漸“溶解”。今年10月,阿列克斯不得不將接受另一個重大手術,將這個“下頜骨”替換掉。據悉,目前醫生最害怕的是,如果“溶骨症”蔓延到阿列克斯其他骨骼和軟組織,他很可能將因全身骨骼“溶化”而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