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細胞毒素

簡介

溶細胞毒素即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能破壞多種細胞的細胞膜,故又稱為溶細胞毒素。多數致病性葡萄球菌產生溶血等。按抗原性不同,至少有α、β、γ、δ、ε五種,對人類在致病作用的主要是α溶血素。它是一種“攻擊因子”,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分子量約為30,000,不耐熱,65℃30分鐘即可破壞。如將α-溶血素注入動物皮內,能引起皮膚壞死,如靜脈注射,則導致動物迅速死亡。α溶血素還能使小血管收縮,導致局部缺血和壞死,並能引起平滑肌痙攣。α溶血素是一種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經甲醛處理可製成類毒素。

齊東來李一丹高繼國《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5年01期《蘇雲金桿菌溶細胞毒素及相關基因研究進展》中指出:“關於溶細胞毒素分布、分類、殺蟲機理、昆蟲抗性等問題的研究已成為新的熱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