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迪·希勒

溫迪·希勒

溫迪·希勒是一個英國電影和舞台演員,享受了各種不同的演藝生涯橫跨近六十年。儘管有許多著名的電影表演,她選擇主要做為舞台演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溫迪·希勒

姓名:溫迪·希勒

英文名:Wendy Hiller

國籍:英國

職業:演員

出生年月:1912年8月15日

出生地:英格蘭勃蘭夏爾

去世日期:2003年5月14日

丈夫:Ronald Gow

人物簡介

溫迪·希勒

溫迪·希勒出生在英國柴郡,斯托克波特,布拉姆霍爾,是曼徹斯特棉花生產商弗蘭克金迪希勒的女兒。十八歲登台演出。溫迪·希勒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作為一個曼徹斯特巡演的演員在1930年代初。在1934年,她首次獲得成功在《救濟的愛》的舞台劇中飾演貧民窟居民薩利哈德卡斯爾。這齣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在英格蘭各個地區巡迴演出。這齣舞台劇見證了她在加里克劇院的首次亮相在1935年。1935年以《悲哀的愛情》轟動倫敦劇壇。1936年,應邀赴紐約百老匯演出同一戲劇,又獲得成功。。她嫁給了比她年長十五歲的這部舞台劇的作者羅納德高岩於1937年(同一年,她參演了她的第一部電影在《Lancashire Luck 》(《蘭卡郡的小伙子》),劇本是由羅納德高岩寫的) 。

希勒主要從事舞台表演,拍的影片不多,但無論是演主角還是演配角。都叫好又叫座,1938年、1941年,她先後參加了根據肖伯納兩部名劇《匹格梅梁》(即《賣花女》)和《巴巴拉少校》改編的電影的拍攝,特別是前一部,她扮演艾爾莎·多麗特爾一角極為成功,連後來因演該角色的著名影星朱莉·安德魯絲也極為讚許;希勒還差點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到了1958年,她終於如願以償,在影片《分離的桌子》(Separate Tables)里出色地扮演一個孤獨又沮喪的小旅社老闆娘,從而捧得最佳女配角金像。進入六十年代後,這位獎主又拍了數部佳作如《四季之人》(飾莫爾爵士的妻子)、《東方快車謀殺案》(飾德拉戈米羅夫公主)、《苦海餘生》等。1975年,溫迪·希勒被英國女王封為貴族。

作品年表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6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4) ...Herself (Memorial Tribute) (archive footage)

《 "Omnibus" My Fair Lady: Loverly 》 (2001)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 "A Taste for Death" 》 (1988) ...Lady Ursula Berowne

《朱迪思.赫恩的孤獨感 Lonely Passion of Judith Hearne, The 》 (1987) ...Aunt D'Arcy

《 Anne of Green Gables: The Sequel 》 (1987) ...Mrs. Harris

《 "Lord Mountbatten: The Last Viceroy" 》 (1986) ...Princess Victoria

《做愛 Making Love 》 (1982) ...Winnie Bates

《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 (1982) ...Janet Mackenzie

《象人 Elephant Man, The 》 (1980) ...Mothershead

《貓與金絲雀 Cat and the Canary, The 》 (1979) ...Allison Crosby

《苦海餘生 Voyage of the Damned 》 (1976) ...Rebecca Weiler

《東方快車謀殺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 (1974) ...Princess Dragomiroff

《 David Copperfield 》 (1969) ...Mrs. Micawber

《日月精忠 Man for All Seasons, A 》 (1966) ...Alice More

《 Toys in the Attic 》 (1963) ...Anna Berniers

《兒子與情人 Sons and Lovers 》 (1960) ...Gertrude Morel

《鴛鴦譜 Separate Tables 》 (1958) ...Pat Cooper

《毛毛喋血記 Something of Value 》 (1957) ...Elizabeth McKenzie Newton

《 Single-Handed 》 (1953) ...Lucinda Bentley

《 Outcast of the Islands 》 (1952) ...Mrs. Almayer

《我走我路 I Know Where I'm Going! 》 (1945) ...Joan Webster

《 Major Barbara 》 (1941) ...Barbara Undershaft

《窈窕淑女 Pygmalion 》 (1938) ...Eliza Doolittle

表演生涯

由於《悲哀的愛情》的巨大人氣,本劇應邀到紐約表演,1936年,她的表現引起了肖伯納的注意。肖伯納承認溫迪·希勒是一位十分有前途的年輕女演員,能夠十分完美勝任飾演他電影中的主人公。肖伯納讓她在他的幾個劇本中表演,包括《聖女貞德》,《匹格梅梁》(即《賣花女》)和《巴巴拉少校》改編的電影的拍攝,特別是前一部,她扮演艾爾莎·多麗特爾一角極為成功,連後來因演該角色的著名影星朱莉·安德魯絲也極為讚許;希勒還差點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哩。

她是肖伯納當時最喜愛的女演員。不同於同時代的舞台劇女演員,她沒有演出很多莎士比亞的作品,寧願更現代劇作家如易卜生和新戲改編自小說的亨利詹姆斯和哈代等。

在她的舞台生涯中,希勒贏得最受歡迎和最受好評的榮譽在倫敦和紐約。她表演出色而樸實。 在英格蘭巡迴演出12個夜晚後( 1943年),她回到了倫敦西區,在由約翰吉爾古德指導的《搖籃歌》(阿波羅, 1944 )舞台劇中飾演妹妹喬安娜。 接著她又獲得一系列的巨大成功,在《第一位紳士》、《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等等由她的丈夫編寫的舞台劇中。

1947年,希勒在百老匯塑造了Catherine Sloper這個角色,一個帶著痛苦的膽怯,脆弱的老處女。這個劇本,改編自亨利詹姆斯的小說《華盛頓廣場》 。該舞台劇在紐約Biltmore劇院演出了一年之久,這是她在百老匯最成功的代表作。 奧莉維亞德哈維蘭後來贏得奧斯卡獎的角色在電影版於1949年。 回國後到倫敦,希勒再次在劇院演出。

她的舞台劇演出仍然是她的重點,並在1949年出演了 《Ann Veronica》,這是與他的丈夫羅納德高岩的另一次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