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維多爾天主教堂

湛江維多爾天主教堂

維多爾天主教堂又稱霞山天主教堂,位於霞山綠蔭路,巍峨高聳,莊嚴肅穆,四周花木環繞,是我市唯一的哥德式教堂,也是全國重點教堂之一。

雙尖塔式的維多爾天主教堂

前言:

歷史悠久的湛江粵西地區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國家統治的往事。

'當年法國強租"廣州灣"的租借地圖'

1899年,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占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回歸,從此定名為“湛江”。

霞山天主教堂位於霞山綠蔭路,又稱維多爾天主教堂,巍峨高聳,莊嚴肅穆,四周花木環繞,是我市唯一的哥德式教堂,也是全國重點教堂之一。主體建築前牆外延20米至綠蔭路;後牆外延6.8米至圍牆;左牆外延6.1米至圍牆;右牆外延23米至平房,面積2607.66平方米。

維多爾天主教堂,我市唯一的哥德式教堂

建設控制地帶:沿保護範圍線,左、右、後三面各外延20米,前至綠蔭路止。 法帝入侵湛江後,天主教隨之而入,1900年法籍神父范蘭在湛江主持教務期間,提出興建教堂,1903年由教會籌資建成。

美麗的維多爾天主教堂

磚石鋼筋混凝土結構,雙尖石塔,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大廳能容納近乾人,是當時華南地區最具規模的哥德式教堂。1991年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維多爾天主教堂里的---奇花異葉“叉葉木”

在湛江市海濱公園內有五株叉葉木(Crescentia alata),又名十字架樹,屬紫葳科常綠小喬木。此五樹有四株坐落在公園中北區,一株在南區娛樂城內。以南區的一株最為壯觀,高8米,冠幅6.5米,胸圍0.63米。 十字架樹,原產南美,國內稀有。這幾棵樹是法國人引進的,原植於霞山天主教堂(該堂建於1900年)前的花園中,70年代因基建四株移植到公園辦公室門前,一株移植到南區。此五株“樹老人”年逾古稀,樹齡已達100多歲。

十字架樹的明顯特徵是:不規則著生,從乾到枝均可以萌發,一般兩葉一簇,每張葉的形狀酷似基督教徒掛在胸前的“十”字架,故深得教徒們的喜愛。聽說教徒們對此類樹頂禮膜拜,每次遇見它們,都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自己的胸前劃“十字”,然後雙掌合十,叩頭念咒語。更為奇怪的是,花果直接生長於樹幹或枝幹上,花呈紫色,狀如小高腳杯形,杯內有雌蕊一個,雄蕊四個,雌蕊高於雄蕊,遠遠望去,恰恰相反似成群紫色蘑菇附著其間,姿彩絢麗。

教堂側面.

果實碩大,橢圓形,表面光滑。十字架樹已成為公園一大景觀,遊人到此,無不駐足觀賞。 由於南區那株最高大的十字架樹處於建築物包圍之中,枝幹被繞上鐵絲網,吊掛晾曬衣物,生長地缺乏光線、通風條件;公園辦公室門前人為干擾比較嚴重,十字架樹生長受到影響,近年來已停止開花結果,以及因公廁改造需要,今年初市市政園林局經過研究後,決定將一棵移植回天主教堂,其餘三棵再次移植到現址。下一步將南區那株移植後,全面實行系統管理,培土、護坡、修建柵欄,妥善保護古樹的生長環境,還要設立標牌,編號登記在冊,建立檔案,定期開展病蟲害防治,制訂和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管護責任,做到責任到人,每一棵古樹都有人管護,嚴禁一切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

十字架樹適宜本地生長,壽命長、觀賞價值高,是國內珍稀植物,也是我市綠色文物,已成為我市具有科學意義和紀念意義的古樹名木和優良樹種。 為了搶救和保護好這些古樹名木,有關方面倡議由單位、個人來認養古樹名木,凡認養者均可在樹前豎碑立傳。 為了讓老百姓了解與樹木相關的歷史文化,以求豐富我市旅遊文化內涵,公園方面應組織技術力量精心栽植、培育,營造一片十字架樹林,並向庭園綠化推廣種植,階前一株,滿院增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