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贛省委舊址

湘鄂贛省委舊址

湘鄂贛省委舊址位於萬載縣仙源鄉月山下王家屋,1980年,修復後進行復原陳列,現有湘鄂贛省委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中共湘鄂贛省委辦公廳等陳列室。現在已經成為當地著名的紅色革命旅遊勝地和愛國教育基地。

基本信息

簡介

湘鄂贛省委舊址湘鄂贛省委舊址
中國共產黨湘鄂贛省委舊址位於仙源鄉月山下王家屋,該屋坐西朝東,背靠青山,面臨稻田,土木結構,成“凹”字型,分正屋和側屋,側屋東面為“山”字型垛子牆。兩層,每層五廳十房,互相連通。正廳後牆上還保留著原書寫的“辦公廳”字樣。全屋總面積748平方米。1955年由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撥款修繕。1980年,修復後進行復原陳列,現有湘鄂贛省委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中共湘鄂贛省委辦公廳等陳列室。

歷史背景

湘鄂贛省委舊址湘鄂贛省委舊址
湘鄂贛省委1932年4月由修水上衫遷駐萬載小源。至今舊址中廳正牆上,依然保留有“辦公廳”三個大字。省委機關遷駐小源後,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壯大武裝力量,統一全省財政,獎勵生產,發展文化教育,頒布一系列方針政策,有力地鞏固了蘇區政權。1932年9月,全省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在小源水口召開,會議傳達了中央指示精神,確定了全省黨的總任務,通過了《大會宣言》、《政治決議案》等11個檔案,選舉了由林瑞笙任書記的第二屆省委執委。此後,在省委的領導下,蘇區各項事業迅猛發展,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不斷壯大。至1932年下半年,湘鄂贛省委管轄湘鄂贛邊境地區近30個縣委、中心縣委,黨員達5萬多人,主力紅軍至1933春發展到25000多人。小源一度成為湘鄂贛蘇區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 省委駐小源期間,由於受“左”傾路線的干擾,在肅反工作中犯了簡單化、擴大化的錯誤。1933年7月,蘇區中央局就湘鄂贛省委和省委蘇維埃政府的工作進行了專門討論,為加強湘鄂贛蘇區的工作,組織工作團於12月到達小源。1934年1月,在小源召開了省委擴大會議,會議傳達了蘇區中央局對湘鄂贛省工作的指示,改組了省委,成立了以陳壽昌為書記的省執委。此時,-部署重兵圍攻小源,1月下旬,省委決定省委機關撤出小源,向銅鼓、幽居一帶轉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