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位於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壩鎮白屋子,與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舊址相距僅約1公里。1933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從葉坪洋溪遷於此 並創辦了《紅星報》。舊址是一棟磚木結構的農村普通民房,房主楊姓,清鹹豐元年(1851年)建,占地312平方米,土木結構,兩層樓,有上、下廳和天井。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位的瑞金沙洲壩鄉白屋子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位的瑞金沙洲壩鄉白屋子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位於瑞金沙洲壩鄉白屋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是紅軍的最高政治領導機關,1932年1月從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分離出來,成為單獨機構。1933年5月遷駐此房。1933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遷駐這裡後,下設組織部、宣傳部、動員部、政工部、青年部和《紅星報》編委會等機構。主任王稼祥,代主任顧作霖,副主任賀昌、楊尚昆、袁國平等領導人在此辦公和居住。1934年7月,總政治部遷往雲石山岩背。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人民軍隊第一張報紙《紅星報》在此創辦,鄧小平任主編並在此辦公居住。秘書長和《紅星》秘書肖向榮等也在此居住。

舊址修繕

人民軍隊第一張報紙《紅星報》在此創辦人民軍隊第一張報紙《紅星報》在此創辦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位於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壩白屋子村,2006年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總政撥出專款修復舊址並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總政再次撥出專款對舊址進一步進行修繕。2010年11月15日,舊址修繕工程圓滿竣工,總建築面積達969平方米。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修繕竣工暨移交儀式在江西瑞金舉行。總政治部副主任吳昌德出席儀式並講話。吳昌德指出,重新修繕的總政舊址真實還原了當年的歷史面貌,徵集展出了大量珍貴文物史料,新建了現代化的優美景觀,對於學習弘揚革命傳統,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吳昌德強調,江西這片紅土地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奉獻,老區人民對黨、對子弟兵的感情真摯深厚、歷久彌新。人民解放軍是紅軍的傳人,一定要繼承和發揚老紅軍的優良傳統,自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忠實履行歷史使命,不斷鞏固發展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良好局面。
移交儀式上,總政組織部領導與瑞金市紀念館負責人簽訂了移交協定書,隨後,軍地領導共同為“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主題雕塑揭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